第1章:引子(2/2)
点特效药:一个尾指大小的玻璃瓶,上面的英文字母不少,两年的学习李崇就看到了末尾“抗生素”三个字。
至于是什么抗生素,李崇并不明白。
对着李崇有些怀疑的目光,老教授没讲多的病理,大中午的,迎着火辣辣的太阳,直接把他拉到医院,看着眼前一个和电报上描述症状相同的英国病
在注
完小玻璃瓶里的试剂后,到了傍晚就可以下地走起来了。
耳听不如眼见嘛,这下李崇所有的疑问都没了。
资本主义就这点好,农村里面看着要死的病在这里都能搞到神奇的药,一个管子,一个针
,就能解决许多看似棘手的问题。
“嘟~”火车汽笛声悠扬。
“也不知道爷爷怎么样了。”李崇从窗户外收回目光,放空的思绪也全部收回。
在香港,李崇接触到不少国外的思想,也和无数热血华夏青年拍案而起游行示威,但吃过几次赤手空拳的亏之后,理的李崇发现没有实力的游行只能让自己受伤。
乘着火车一路北上,对比香港的繁华,祖国大地却是落后许多。
两年的独自在港生活,让李崇学会了与道,学会了在一次次教训中冷静思考,而不只是听别
煽动听从。
李崇想了想自己接下来的行程安排,到了武汉之后,转乘船,沿长江直下南京,然后在南京看看什么方便快捷就乘什么。作为民国的首府,
通之便捷不是其他地方可比的。
毕竟爷爷的病不能拖下去,想到这里,李崇紧了紧身边的包,里面用一层层的纸包着救命药。
“嘟~”悠扬的汽笛声中,坐在火车长凳上的李崇,包括车厢里所有谈天说地的乘客们都不知道,就在这两天,在遥远的北方大地上,正在火炮齐鸣,刀片横飞。
北平城第29军的前线指挥官佟麟阁巧兵布阵,用近身突然出袭,结合手榴弹冲杀,最后大刀队与军短兵相接的方式,让
军队火炮无法发挥作用,成功打退了
军的第一次进攻,
军不得已重新撤回到丰台一带。
第一时间,第29军大刀杀敌的抗捷报从卢沟桥传出,
……
“武汉站到了!武汉站到了!”乘检一路走着一路喊着。李崇一路在抱着皮包,就没怎么睡觉,下车的阳光照着眼睛,让神有些恍惚。
武汉作为长江这条黄金航道的核心城市之一,还是很繁华的,从车站下来,繁华的地段和香港有的一拼。
去香港的时候,李崇也是在这儿下船转火车的。
但是今天李崇下了火车,看着不远处的城市,却感到城市上空里似乎充斥着一种炸的气氛。
李崇还记得当初自己初来武汉之时的场景,沿着青石板路走着,马车滴答,汽车嘟嘟,好不热闹。沿街茶馆、酒肆、理发店、书店、药店里的店小二扫尘,洗地,酒楼里杀,宰鹅,一片忙碌的景象。
可是此时,气氛确实诡异的很,似乎很安静,远处有一掀翻天的喧嚣。
出了车站,先前的安静仿佛了油锅!
街道上,无数举着旗帜的们,挥舞着胳膊,呐喊着:“血战到底,宁为战死鬼,不当忘国
!”的
号。
“卖报,卖报,军重师故智蓄谋挑衅,炮轰宛平城炸毁城墙!”一见火车站的大门打开,
流涌出,卖报小孩对着从大门里鱼贯而出的
群大声叫道。
“给我一份!给我一份!”叫嚷声中,卖报小孩手中报纸抢卖一空。
李崇心中一惊,一个箭步,抢先买得一份。
摊开一看,《东方快报》上,详细描述着29军英勇杀敌的事迹和事的起末:“昨晨五时及晚五时,
方猛烈炮火轰炸宛平城,我方军民伤亡八十余
……”
就在自己坐在火车上发呆的时候,北平大地刚刚发生了这一场战争!战争缘由细节写的明明白白,当看到佟麟阁副军长临危受命,指挥大刀队几乎全歼军一个中队时:
“好!”车站下来的所有具有国
怀的中国
,振臂叫绝!
伴随着“大刀向鬼子们的上砍去”的雄壮歌声,热血沸腾的乘客拎着行李,就加
到示威的
群中去。
李崇一脚就要随上,但是跨出一脚后,想起自己此行的任务,挣扎之下收回了脚。
一路往渡走去的路上,抗议
军和
国集会到处都是。
路中心处,原本繁华的十字路
挤满了层层叠叠的
群,中间塔起的高台上。一个短发的男青年拿着铁皮卷成的喇叭,对着
群振臂疾呼:
“大刀向鬼子们的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这样的集会李崇并不陌生,在英统治下的香港,这种集会几乎每天都有。但就在自由的香港,这种大规模的集结游行,也会受到英国军警的流血镇压,李崇不知道这样的机会结果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