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睢阳之战(三)(2/2)
存亡的想法,选择率军从生门突围,然后正中敌军埋伏。
可伴随着此种战术的普及和推广,这种埋伏手段已经起不到太大作用了,反倒是作为一种疑兵之计来使用,让守军误以为攻城的一方兵力很充足,给守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实现了从谋向阳谋的转变。
通常况下,攻城尚未开始或者刚开始不久的时候,从生门逃出来的敌军多半都是直接出来投降的。
攻城战进中段之后,城内敌军出生门投降的越来越多,混在其中企图蒙混过关突围的敌军也不在少数,只要逃跑兵力不是太多,围城大军多半会视而不见,那是真的可以成功逃出很远,吸引越来越多的
跟着一块跑。
但若是城池将,敌军有组织的从生门突围,那可就未必能成功逃脱了。
因为外面的围城大军必定是要留存一支速度够快的生力军用于追击合围,而楚军有三万骑兵,正好适合做这个事。
只不过,彭越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正面作战的能力或许不是很强,但是打游击逃跑的本事和嗅觉可不一般。
楚军摆出围三缺一的阵势后,彭越就立刻准备了一支骑兵放在东门附近,随时准备掩护他突围,数量不多,但更适合逃跑。
大家都是骑兵,速度相差不大,只要抓住机会全力突围,等楚军反应过来的时候再追击,又哪里追的上呢?
彭越若是一直往东跑就跑彭城去了,所以他跑了一段之后就转向了东北,昌邑和大野泽都在那个方向,倘若楚军追击上来,必定也会认为他是逃进了昌邑城。如此一来,他就更安全了。
大野泽中的条件虽差,但那才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所,项羽就算追到大野泽里面去,也没什么好怕的。
正当彭越思索着如何让韩信和张耳出兵攻楚以解梁国之危的时候,大后方突然传来一声怒喝。
“彭越老儿休走!纳,命,来!!!”
霸王项羽,拍马赶到!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