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回顾与筹谋(1/2)
早在南下之前,李勇就一再强调,要求王升和孙可成两名将领控制行军速度,不能轻敌冒进,但是,怕什么来什么,孙可成还是轻敌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面对衡州城变故,孙可成派陈青云带兵进城并不是一个错误选择,但是,陈青云擅自做主扩大作战规模却犯了李勇忌讳。
陈青云的擅作主张早就有迹可循,他不仅是一名勇将,还是汉王
将,麾下拥有新组建的河内兵,在整个南下过程中多次违抗李勇指示,轻敌冒进。
由于汉军势不可挡,陈青云与孙可成两个
又保持了极佳私
,所以,孙可成一直都在纵容陈青云。
在抗命当中,陈青云尝到了甜
,因此,在衡州城之战中他才做出了最后的抗命行动。
对于陈青云战死,以及河内兵主力灭亡这件事,孙可成需要承担责任。
费尽心血组建的河内兵损失惨重,余部并
其他汉军,追究孙可成责任之前,李勇也反思了自己的问题。
面对孙可成的推搪,他同样选择了放任。
除了追究责任,复盘整场战斗同样很重要。
回想整个衡州城之战,孙烈比他预料中准备更充足。
战斗早在汉军抵达衡州城之下以前就已经打响。
为了打
汉军行军节奏,唐军调整兵力布防,给西路军南下制造阻力的同时,减少东路军南下困难,导致两军进攻的进度发生明显差别。
孤军
的东路军抵达衡州城之后,唐军又立即使用反间计。
实施反间计的同时,不给汉军将士反应时间,由于迅速引
“叛
”,孙可成只能在短时间内决定是否进行攻击。
正因为汉军没有充分时间做出反应,才接连做出错误决定。
河内兵到达南城,唐军借助水路调兵,把兵力投放到北城,不仅切断了汉军退路,还从侧翼袭击孙可成的主力。
此时唐军已经获得了优势,整个谋划过程虽然复杂却基本上都处在孙烈掌控中。
孙烈最大问题在于贪婪,如果在河内兵进
北城之后,他立即组织将士渡河进行追杀,虽然无法全歼陈青云部,却可以对汉军进行重创。
由于东路军刚刚到达衡州城下,准备不充分,急切之间也没有办法发动攻城,唐军是有机会在守住城池基础上,重创汉军的。
如果唐军在一开是选择放弃北城,全力
坏北城,并且在南城布防,也可以在重创汉军的基础上,增强南城防御,让南城在汉军攻势中,防守更久。
但是,孙烈不仅想要消灭河内兵,还要趁
夺回北城。
面对绝境,汉军没有试错机会,幸好,汉军在解下来战斗中没有犯错。
孙可成当机立断消灭了张雄部,不仅解除了汉军遭受唐军前后夹击的风险,还增加了兵力。
其次,汉军在
城之前制造的云梯帮助城外将士快速
城,尽管遭受唐军埋伏,但是,孙可成始终没有吹响撤退号,城外将士不知道城中虚实,士气得到维持,将士自发采用云梯方式登城,并且进
城中支援作战。
再次,河内兵在南城决死冲锋打
了唐军部署,拖延了唐军主力北上的时间。
最后,李勇组织后备军急行军,在战斗最关键时刻到达战场。
汉军没有犯大错却挽救不了败局,这之间的区别,无非是大败与小败而已。
占领北城之后,李勇组织将士封锁衡水北岸所有登陆点,派出将士监视唐军水军。
做好战备的同时,派出快马,要求王升迅速带兵支援。
在城中,李勇奖功罚过,抚恤战死者,这一次,李勇没有顾及与孙可成的
,这位也不顾将令擅自行动的统帅受到了责罚。
李勇免掉了孙可成职务,让其留任原职,戴罪立功。
孙可成让汉军的南征提高了难度。
除了等待援军支援,李勇也在思考并实施收复南城计划。
对于唐军转移物资和
的行动,其实李勇早就有所察觉。
李勇本就是衡州城豪族,在衡州城内拥有复杂
际关系。
孙烈行动规模太大,根本无法完全隐瞒行踪。
很多
通过各种渠道将唐军动向告知李勇,这其中,有的
不想随唐军南下,有的
却为了多留一招后手。
知道唐军在转移物资和
后,李勇却很沉得住气,没有立即发动袭扰。
他唯一提出的要求,不过是名令将士们加快建造投石车与渡船的速度。
在汉军
城之后的第三天,投石车与渡船已经部分完工。
尽管成品数量明显不能满足需求,但李勇还是下达了出击决定。
在出击之前,毛宁带领的西路军前锋也已经进城。
有了这支生力军加盟,汉军将会在战略战术上拥有更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