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原不给米(2/2)
张东信是副使,唐傲雪虽然是公主,但只是凭个身份陪相王来的。所以,两
被自动忽略了。
见状,张东信脆又站远了几步。唐傲雪很快发现了,也跟了过来。
看了一眼隔的不太远的祁国使臣,唐傲雪小声骂道:“胡狗险!什么时候学会这些了。”
张东信小声劝道:“对!别看他们现在不叫可汗也叫皇帝了,骨子里还是一样。不过迟早是一家,咱不跟后辈儿孙计较。哎,你们是胡汉混血,汉化不比我们差,武力也保持的很好。更不能和他们计较了。”
唐傲雪也小声说道:“你说的对。不跟孙子计较。那你说怎么办呀?”
张东信戏谑的说道:“那就咱们两家联兵,打服他们,让祁国的皇帝认你父皇当爹,见了你叫姐姐。”
唐傲雪又乐了,却嗔道:“比我们孩子还会做梦呢!”
说到这里,唐傲雪意识到了什么,又沉默了。
张东信说:“晚上没管,白
梦还少做。我这是变相劝谏。以后和你父皇说话也可以试试。《邹忌讽齐王纳谏》听过没?”
唐傲雪没有回答,而是一脸郑重的问道:“你是不是已经有办法了?这幅字怎么回?”
张东信说:“附耳过来。”
就犹豫了一下,唐傲雪把耳朵凑到张东信嘴边。
张东信又凑近了一点,耳语了几句。
听完以后,唐傲雪没有道谢,直接走开了。
张东信没有发现,唐傲雪此时脸很红。
过了一会儿,朱灵把张东信叫过去了。
张东信也装模作样的讨论,把风留给了唐傲雪。
…
唐傲雪再次出场以后,对大家说:“我来吧,我是孩子,写错了也只是自己出丑。”
说完,不等众反应,唐傲雪给每个字添了点笔画。
等祁国使臣看到的时候,字已经从“天心取米”变成了“未必敢来”。
祁国使臣大笑道:“好!不愧是中原大国。刚才是哪边写的?下一幅该不会还要两边一起商量吧?”
相王谦虚的说:“随便写写。”
朱灵很无奈的看着相王说话,自己只能忐忑的等待下一幅字打开。
魏、梁这边众当然会疑惑唐傲雪怎么这么聪明逆天。但只是怀疑唐傲雪,没
往张东信身上想。而且,注意力还是在下一幅字上。
这次摊开以后,只见上面写着:秦失其鹿。
跟刚才一样,祁国使臣退到了一边等着。
…
想了一会儿,相王对朱灵说道:“特使大,我们如果想出来了一定告诉你。现在我们这边的
还是离远一些,免得被祁国笑话。”
朱灵苦笑着说:“谢相王,您请便。”
接下来,朱灵这边还是按顺序讨论,直到所有都没话了,张东信才说:“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请大
考虑。”
朱灵就等着呢,连忙说道:“请讲。”
张东信说:“回一幅字又不是必须加笔画。不如回:刻舟求剑。”
这个时代有楚国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宝剑的故事,却没有刻舟求剑这个成语。而用在这里,正好暗讽祁国已经今非昔比,而中原这边也不是秦末
世。
所以,听了张东信这话,朱灵等全都面露喜色。
不等别表态,张东信继续说道:“朱老丞相书法闻名于世,朱大
也不逊色,就请朱大
现一现墨宝如何?”
话音刚落,鲍郡守也跟着附和。
于是,朱灵乐呵呵的推辞几下就同意了。
等看到了写好的字,相王先夸赞道:“好一个刻舟求剑,四个字正好把楚的这个典故概括了。”
唐傲雪也高兴,美目时不时的看向张东信。
祁国使臣回过和身后的一个随行
员耳语了几句以后,露出了恍然的表
,紧接着脸色就难看了。
勉强说了几句套话,祁国使臣带着走了。
这时,相王身后一个不起眼的随行员对张东信说:“张大
好才华。鄙
也在苦思,就是差那么一点。”
张东信客气的说:“我也是凑巧,下回就是你比我早一步想出来了。”
场合所限,两个都没在说什么,相王和唐傲雪带着
离开了。
一个多时辰后,相王和唐傲雪去而复返。
朱灵诧异又不失礼貌的问:“相王殿下,公主殿下,还有何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