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外地安抚使(2/2)
在,都是什么况。”
闫县丞立即吩咐去取。
等了解完况了,张东信说:“朝廷的意思你应该也明白。这一次死伤了一些官员,造成了很多地方无
管理的局面。朝廷来不及一一核实,所以规定凡是派有安抚使的地方,县一级的官员一律听从节制。你去把所有
召集来吧,我有事安排。”
闫县丞照办。
齐了以后,张东信正色说道:“原因不多说了,大家不想被灾民杀死,富
怕被灾民抢了。咱们是官…没有弃官而逃已经不易。现在我来了,大家有了统一领导,能把劲使到一处了。有谁要说什么吗?”
等了约三十秒,还是没有说话,张东信有了一种给员工开会的感觉。
又等了约二十秒,张东信直接吩咐道:“从左到右依次来找我,一次进来一个,我有事单独安排。其他
先出去吧。”
一个一个谈心效果就不一样了,虽然多数还是不愿说敏感话题,但终究还是了解了一些
况。再和之前从流民那里了解的
况一结合。张东信有了初步规划。
再次把集合到一起,张东信吩咐道:“即
起将所有百姓分三类。第一类是富
,需要出钱出粮。第二类是普通
,不用出钱但也领不到救济。第三类就是饥民了,官署统一安排发放粮食。具体的措施稍后再商讨,先把三类
的名单确定了。我这里就一个要求,严禁任何徇私舞弊。一旦查出来,家产全部没收,本
罚为官
,妻
一律罚为官
。”
这下子,在场所有的官吏都抬起了,却不敢和张东信长时间对视。
张东信接着说道:“放心,富的财产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不会征用太多的。也不会让穷
吃的太好的,但也不能让他们饿的造反。里面的尺度咱们一起把握。一半
先去弄名单,剩下的可以对细则提建议。”
张东信毕竟是朝廷命官,还带着兵上任,又把利害关系分析的这么简单明了。底下的官吏虽然心里有绪,带着不同的心思,但还是先去执行了。
这期间果然有来找张东信徇私的,还送了礼物。张东信没有选择铁面无私,而是酌给了一点面子,但是大原则没有变。至于礼物,张东信也收下了,但是无法心安理得的接受,索
把礼物变现了,找机会可以买粮食。
历来的灾祸民变都不是简单的因素造成,富商大户趁机囤积居奇,造成物价飞涨都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这里也不例外。
换句话说,这次不是粮食的总产量不足以养活总,而是只有灾民穷
吃不起饭。
张东信的政策针对很强,推行阻力也很大。好在这是个小地方,这里的商
背后的靠山级别都有限。再加上周边复杂严峻的形势,事
到了这里阻力已经不大了。
经过之后的商讨,又增加了一些细则,比如把富也简单分了三类,即:善良的大富
,善良的小富
,邪恶的富
。这三种
的征收标准自然不同。
而穷也细分,这一点上,张东信力排众议,采取了类似匈
的分配方式,即:青壮年吃的比老弱
孺好。
具体就是,青壮年喝的粥更稠一些。
别看就这一点差距,对饥饿的来说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幸福与不幸福的差距了。类似想上茅厕时在茅厕门里还是门外的差距。
另外,从官吏们的反应也可以看出。几乎所有众
一词的反对张东信。
平心而论,张东信这样做确实有利有弊,好处是通过对比让青壮年更有幸福感,降低了造反的概率。坏处是不符合
平等的原则和
道主义
神。最起码当时的
认为,灾民之间应该
平等,而且应该尊老
幼。
再点剖析原因的话,可以这样理解。从汉武帝开设太学开始,儒家经典就是当官必读,甚至一度成为官员选拔考试的唯一出题内容。由官逐渐影响到全社会,儒家思想成了主流。而张东信的做法违反的就是儒家思想。
张东信这时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
事的转机出现在一次危机。官署这边得到消息,一支叛军朝着张东信他们所在的黄果县这里靠近,并且在路上不断裹挟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