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得加钱(1/3)
元霆元年一月初,来自长安的援军尚未出发,金城郡的羌却已全面
发,一共十七个部落在大榆谷盟誓,追随先零羌反叛,开始进犯郡县。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而看似远离前线,被太守给护羌校尉任弘守备的金城郡北部,暂无战事,但任弘知道这平静是暂时的,他回到令居县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县令富昌招来里长、亭长们,商议募兵一事。
汉朝的兵役主要是征兵制,每个23岁以上的男子,理论上都有服三年兵役的义务,先是在本郡据其地方质当一年“车骑材官卒”,即郡国兵,受训获得必要的军事技能,然后回乡务农,成为国家的预备兵。
以后再据实际需要,或当一年“戍卒”,即在边郡服役一年,做边防战士,或当一年“卫卒”,即在京城警备部队站岗。
倒霉的韩敢当,十多年前就是在做卫卒期间,因为愚蠢的上司卷了巫蛊之祸,这才发配敦煌的。
不过随着军功爵制度瓦解,户迁徙流散,加上武帝朝对匈
频繁的战争,到了太初年后,光靠兵制显然已经不够了,于是战国时就有的募兵制便成了救急的药方,或直接以钱帛募之,或承诺免除赋税募之。
傅介子带去西域的士卒,就有半数是募到的。
“汉之常制,边郡有警,募选健壮习能骑者从军,今羌虏寇
,郡兵不足,太守准我在令居、浩门募兵为扈从,以御羌寇。”
任弘写了一篇激洋溢的动员文书,连同募兵的赐钱待遇一起,让县令派
去里坊里宣读。
“除了赐钱赏值外,与羌战时,斩得大豪有罪者一
,赐钱四十万,中豪十五万,下豪二万,大男三千,俘虏
子及老小千钱,又以其所捕妻子财物尽与之!”
然后他便再度见识到了这群凉州“刁民”的厉害之处,光对他们喊号是没用的,可比长安五陵的热血青年们难忽悠多了,两天了,应募的才五百
。
“五百?”
对这个数字,辛庆忌有些无法接受:“先前煎巩羌追击小月氏犯令居县境时,西安侯振臂一呼,不是就有六百从之出击么?怎么如今羌
作
,金城危在旦夕,官府特地出钱募兵,应战的
却更少了,难道众
不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么?”
嘴里只差骂令居不
国了。
听到辛庆忌的埋怨,代表应募县来与任弘商洽的赵氏家监,名为赵甲的老汉闻言嘿然:
“小都尉,这大道理谁都会讲,可汝可知吾等令居是如何考虑的。”
他不搭理辛庆忌,看向任弘道:“上次就好似被贼摸到家门
,自然要出去将其赶跑,就算打一仗,完了便能回家吃饭,晚上继续睡妻妾,打不听话的孩儿,与老父老母吵嘴,次
又是如常的一天,什么事都不耽误。”
“如今就不同了,羌虏叛,整个金城郡都受波及,吾等若不应募,羌虏侵犯令居时一样能登城守御家园,令居城高,就算来五千羌虏,也一样能守住。”
“可若应募,了行伍,就要受军法制约。西安侯带着县
离开令居去追击羌虏,或驰援郡城,众
跟还是不跟?值此举郡动
的当
,谁愿意远离家眷?更何况冬
作战,物故者十之二三,亏得是西安侯有威名在,加上你为令居
求得三年免除
赋,这才有五百
不顾父母妻子而从之,若换了别
来,嘿,恐怕连一百都不会有。”
辛庆忌有些发怔,原来令居还有这顾虑啊。
“这城中每个,都有自己的顾虑,五百便够多了,兵在
不在多,更何况我在浩门也募得三百
,加上护羌校尉骑从两百,合兵一千。”
任弘估摸着……以自己现在的军事水平,也就能对一千指挥自如吧,多了恐怕要手忙脚
。
他这样的啊,网上指点江山时好似百万大军皆在掌中。
可现实中连组织个七八的小活动都拙计。
哪怕只有五百令居应募,也还有不少条件,又不好意思跟任弘提,便汇总到一起,请身为赵充国家监的赵甲替他们来诉说。
”莫非是要加钱?“任弘下意识地往那方面想。
赵甲却道:“敢告于西安侯,老朽家住天水,跟着后将军搬到此地,一待就是四十年,令居大多是从关中迁来的,本非孝子贤孙,民俗不耻盗寇,能合法杀
抢掠还有钱拿的募兵,但凡有机会,都会应募。“
“比如元鼎年间先零伙同牢姐、封养叛,令居县里从十四岁到六十岁的男子,几乎
都应募参战,也捞了不少好处,虏了些许羌
为
隶。”
“可自从太初年间两次远征大宛,令居去了百多,却只回来寥寥数
后,再遇上类似的募兵,便谨慎多了。”
任弘恍然,想起路过白龙堆时,看到那些标记出道路的尸骸白骨:“原来令居也参加了大宛之战。”
太初元年第一次远征,汉武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