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乌合之众(2/2)
段话。”
“今明主修圣绪,宣德化,而朝有权使之谋,尚首功之事,臣固怪之。”
桓宽是当时的记录者,当然知道这句话,连忙制止刘子雍:“这话说不得!”
“事实而已,怎就说不得?”
刘子雍大笑道:“夫臣席天下之势,奋国家之用,身享其利而不顾其主,此尉佗、章邯所以成王,秦失其政也!”
“这句话原本是针对桑弘羊的,而今,可以原封不动送给大将军!祝兄,你可以对他死心了。”
好家伙,这是直接质疑,霍光之所以要对匈开战,是因为有野心!
众缄默,除了这点,他们想不到还有别的可能,这几年,霍家确实是越发飞扬跋扈了,莫非真是大将军生出了不臣之心?
“现在怎么办?”
这件事很快就传了出去,一时间,太学一百多名博士弟子、如弟子和贤良文学咸聚于此,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派,平里斗得很厉害,唯一能让他们团结到一起的,便是废盐铁,止征伐了。
“只能指望圣天子了,天子还是英睿的。“有提议道:“上疏吧。”
“上疏有什么用,恐怕会被尚书台拦下,根本到不了天子面前。”
“没错,得喊出来,让天下知晓!”
“诸位!”
这次事件里,被伤害得最的祝生猛地站了起来,提了个主意。
“吾等不如叩阙!”
“叩……叩阙?”
哪怕如刘子雍,也被这个提议吓到了,想要拦住祝生,可祝生正在被霍光辜负的气上,哪里喊得住,大声道:
“汝等可知魏相?”
众皆答:“济
定陶魏弱翁,举为贤良,参加过盐铁之议,舌辩桑弘羊,使之默然无对,名满天下,当然知道!”
魏相是当年六十多个京的贤良文学里,唯一不止会耍嘴皮子,还有治才的
,官也做得最大。他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在桑弘羊还位高权重时,便曾抓了其犯法的门客,收捕弃市,茂陵大治。后迁河南太守,禁止
邪,豪强畏服。
不过前几年,因为被当地豪强怨恨举报,下有司审理,结果引发了一次轰动朝野的叩阙事件。
“当时,河南郡的卒戍在长安治水任都官的有二三千,听说魏相被捕下狱,便在苍龙阙前阻拦大将军,自言愿意多在军队服役一年,来赎河南太守魏相的罪。”
“河南郡的老弱者有万余,也守着函谷关,想要进去给天子上书。”
此事导致朝廷迫于压力,仔细审理了魏相被告一案,让他无罪出狱,再为茂陵县令,再迁扬州刺史。
在祝生看来,这是舆倒
朝廷做出让步的好事,也是他们这些清流贤良能够做到的唯一反抗。
“大将军欲起大兵伐匈,不知又会耗费多少钱粮,有多少骨
离散,尸骸不返,父母延颈而西望,男
怨旷而相思,此事甚于魏相被捕。”
“而吾等太学博士弟子、贤良文学,难道连河南郡戍卒、都官、老弱的胆气都不如么?”
“祝生此言甚是!吾等叩阙去!”
也亏得是祝生悲愤之下说出,此言极具煽动,这呼声越来越高,哪怕几个如桓宽般还保持理智的
劝阻,也已经拦不住了,而最先将此事告诉贤良文学们的刘子雍,此刻已经傻眼了。
事,已经完全脱离了他的掌控,大鸿胪韦贤只是让他来煽动煽动太学弟子,让他们悲愤之余,背地里骂霍光一通,慢慢造势,如此而已。
但他低估了太学生们的热血,甚至有提出了更激动
心的
号。
“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朝廷养士一甲子,今有权臣误国,废台之诏,欲重蹈亡秦之迹,焉能坐视不理?我愿从祝生!”
“我愿从祝生!”
群体让的判断变得盲目,仿佛站在
群里,就无所不能。个
的思想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
绪化、无异议、低智商,这就是乌合之众。
无数只手推攮下,祝生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成了这次运动的领袖,他从未感到如此痛快,振臂一呼:
“吾等这就进长安,于苍龙阙下叩阙,请陛下准许,再开一次盐铁之议,将征伐匈的弊端,给诸公和天下
,说个明白!”
……
而等到午后,当温室殿中,正在喝药的刘弗陵,从匆匆来报的金建处得知,有太学弟子百余,聚集在苍龙阙叩阙时,登时大惊,连药碗都摔了。
“谁让他们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