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最遥远的亚历山大里亚(1/3)
单纯的马其顿方阵看似坚固实则脆弱,后背和侧翼是致命的弱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在亚历山大的时代,这个笨重的方阵需要弓箭手和标枪散兵的辅助,而最关键的配合,则是伙友骑兵。
伙友骑兵就会绕到敌军从后面,他们没有马镫,却仍能发起冲击。如果将方阵看作是铁砧,那骑兵自然就是一把坚硬的铁锤,将敌锤扁在中间,因此这种战术就形象的称为“锤砧战术”。
过去,在大宛城邦出现叛,或和西域诸国发生冲突时,这群最后的银盾兵偶尔也会与大宛的塞
骑手合作,他们虽是弓骑兵,远不如伙友可靠,但也勉强能用。只是今
在城内作战,场地狭窄,马匹更被这些天连续不断的飞石吓得神经兮兮,根本无法出战。
作为方阵辅助的大宛弓手也不靠谱,在阵地边上与汉军那些占领了城墙的弩手对两
后就败走了。他们朝石
砌成的内城逃去,只抛下希腊后裔的方阵留在外城,尴尬地陷
汉军包围。
这下,希腊没有掷矛兵和弓箭手帮忙,更无伙友骑兵保护侧翼。孤零零的方阵,如同被遗忘在东方的希腊裔,又像被困在沙滩上的鱼,脖子挂着的银盾如同翻白的肚皮。
他们无法双手持矛了,得死死举着盾,以承受汉军如雨点般的弩矢。因为大宛一方远程手尽逃,弩兵材官遂肆无忌惮地越靠越近,而弩矢这东西,越近威力越大。
不管是青铜甲还是鳞片甲,在重弩面前都无法完全保护身体,更别说希腊的大腿还露在外
。弩矢不比笨重和碰运气的投石机,准
很足,数十
被
中倒下,鲜血淋漓。而都护军的铁甲士们手持环刀等待,跃跃欲试。
在挨了三弩箭后,眼看对方甲士就要上来,狄俄尼索斯终于做出了决定,让自己的士兵扔了双手所持的长矛,只剩下挂在脖子上的镀银盾牌,喊出了他前些天就找译者学会的一句汉话。
“愿降!”
他让会说的跟着大声重复了几遍。
银盾兵已经履行了对大宛王的承诺,“守”了超过四十天时间,而且他们刚刚击败了骁勇城的汉军死士散兵。如今陷
包围,狄俄尼索斯可没忘记银盾兵的优良卖主传统,大宛又不是他们的城池,雇佣兵拿钱打仗,没必要为此而送命。
希腊们被勒令蹲到墙角,他们的甲胄武器遭到解除,色雷斯青铜盔被汉
士兵好奇地拎在手中,连珍贵的银盾都被收缴,淘玉工张负罪还举起一个咬了咬,想试试究竟是不是银的。咬过后满脸失望,将一面重重砸在地上,还踩了两脚。
而其余淘玉者想起刚城时被银盾兵们撞了回去,心中不忿,左看右看,大有将这群
砍了脑袋的意图,好多赚点首功,却被西域都护郑吉呵止了。
“骠骑将军西来,便是要为大汉之盾守护西方,以阻秦后裔东进,大汉王者之师,岂能与
秦做同样的事?”
“降者免死,押解出城,等候骠骑将军发落。”
狄俄尼索斯和手下们乖乖蹲在城墙角,在被抢走加了鬃毛的
盔后,露出了他半秃的
,看着被
坏殆尽的外城,只念着粟特
开的价钱,要是他们早点接受,不至于落到这下场,感到遗憾之时,却发现大宛的内城忽然起火了。
城中混进的粟特商贾可不止一位,他们劝动了某个贵族,做了和四十年前一样的事。
将反汉大宛王的颅,抛了出来!
……
狄俄尼索斯期盼的掷矛散兵,城内没有,城外倒是不少,且还骑着马,高喊着匈、康居语对汉军阵列发动进攻。
这是郅支单于来到河中后,为了对付汉军想出来的新战术,一部分骑手在弓箭之外,还练习从飞驰的马上向目标投掷矛鋋,这是斯基泰和塞
的典型战术之一,曾被大月氏用来对付大夏
的方阵,
甲效果十分不错,铁
的标枪会
嵌在敌
的盾牌上一时半会拔不出,迫使他们抛弃战术的核心:盾牌。
而用来对付汉军的秘密武器,具装甲骑也格外有效。
这种战术确实让轻视匈的汉军前锋吃了大亏,辛庆忌所带的重骑兵挨了几
掷矛,这可比重箭狠多了,不少
跌落马下,身负重伤。铁扎甲也顶不住近处的铁矛飞掷,但对于步兵来说,这种武器就是个笑话,能来到攻击范围投出致命一击的
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在进
十步之内时,早就被弩
成了筛子。
若匈像过去那般以众击寡,或许还能给汉军带来重创,但今
却是他们
少。
仿佛是锤砧战术反了过来,从西边围拢过来的乌孙兵、赵汉儿部的五万余骑兵堵住了匈、康居的退路,而任弘则带着一万五千汉
步骑缓缓向西压迫,最终在大宛城西的药杀水畔打响了决战。
宛如郅居水之战的低配版,尽管匈自知陷
绝境拼死一战,但康居
却渐渐丧失了战心,在战损超过一成后,各部便不再听从抱阗指挥各自奔走,陆续选择了投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