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千帆竞流(1/3)
虎爪动作利索地收起助他攀登的飞爪,擦了擦额
的汗水,摇
叹道:“鱼叉哥刚才让了我。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唉,真不知道你是什么做的,水里斗不过你,山上竟然也……老天爷为何对你这么好呢?”
鱼叉懒洋洋地坐在石上,一脸灿烂的笑容。“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你还不到十八岁,比起许多同龄
,不知强了多少倍。一个
要目标远大,你若是总把目标定在我身上,怎么能担起振兴我们村子的希望。”
虎爪盘腿坐下,双手撑在膝上,望着眼前的大海神色有些沮丧。“鱼叉哥真的准备守护村子一辈子么?要知道我从小最大的愿望就是追随着你,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没有你,我什么事也做不成哩。”
鱼叉没有回答,眼神中泛起一丝淡淡的忧伤。
在琼州府境内,提起鱼叉,绝对算是个
孺皆知且
称赞的
物。
二十四年前,陵水县牛白村的渔民出海打鱼,在一小岛躲避突如其来的风
时,发现了尚在襁褓中的他。
当时他躺在一艘
烂的小帆船的舱中,身边除了他现在背负在身上的那柄鱼叉外,别无他物。淳朴的村民们收养了他,并以唯一可能与他身份有关的物品给他取名。
鱼叉从小便展示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三岁会泳,五岁便能潜
海底采珠,到十二岁已是远近闻名的出色渔夫了。牛白村因为鱼叉的存在,
渐繁荣富足。
可惜好景不长,在一次鱼叉独自出海的时候,一群流窜的海盗袭击了牛白村。村民奋起反抗,但实力悬殊太大,结果村中十岁以上男子皆被海盗残忍屠杀,
全被掠走,连村子也化为灰烬。
鱼叉当时不过十四岁,他收拢安置好幸存的老幼之后,独自一
踏上了复仇营救之路。
两年之后,终于让他寻上海盗的贼窝。
没有
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单只凭着手上那柄鱼叉,他尽杀海盗七十二
,没留一个活
。归来之后,当时被誉为琼州第一高手的冯轩朗曾有意收他为唯一不是冯氏族
的
门弟子,但一见之后立即打消了念
。
事后他颇有感慨地对族
说:“此子以大海为师,成就将不可限量,与之相比我不过沧海一粟,岂能误他。凡我冯氏族
切记,善待牛白村任何一
,当是我族之福。”
从此,鱼叉一个
承担起了牛白村四十五
老弱
孺的守护之责。
府、县数度表彰,并举他为孝廉,连布政使衙门也有意举荐他为官,但他却不为所动,始终守护着抚养他长大的牛白村。虽然不论官府还是民间都有照抚之意,但他从不倚仗外
,竭尽全力地满足一村之所需。
虎爪便是那次灾难幸存的几个遗孤之一。
灾难发生时他仅七岁,正与另一名小孩虾仔在村外的山上玩耍,因此逃过一劫。灾难完全改变了天
活泼的他,平时他几乎完全保持沉默,只有在面对鱼叉时才有说有笑。
与村里其他幸存的小孩不同,十岁过后他再没有下海打渔,转而学习打猎。由于其坚韧刻苦,十六岁时竟成为小有名气的猎手,即使是黎母大山中的生黎,也无
敢小瞧他。
当然,长在渔村,他水里的本事也没落下,比起一般的渔民也是毫不逊色。
这几年随着当初幸存的小孩子长大成
,牛白村总算恢复了些元气,去年更是打
了因无成年男子而
逐年下降的
况,诞生了灾难后的第一个婴孩。
月前,琼州知府再度派
表达了荐举之意,这一次鱼叉并没有一
回绝,而是委婉地表达了希望知府大
荐举虎爪的意愿。他对来使说:“叔伯们将村子托付给我,若他们的后
不能有所成就,那我将有何面目面对他们的抚育之恩。连一个村子都照顾不好,又有何德何才令知府大
荐举呢?”
明朝除了通过科举进
仕途之外,荐举也是重要一途,特别是开国之初更是盛极一时。
通过荐举,由布衣而登大僚者不可胜数。曾有一年,吏部上奏荐举当除(意思是授予)官者,多达三千七百余
。当朝宣宗即位之后,亲自写下《猗兰
》和《招隐诗》赐给一众大臣,鼓励荐贤举能。
在虎爪看来,鱼叉心里并不是没有丝毫动摇。
在他很小的时候便知道,每年信风吹起之时,鱼叉必会登上独猪山静默远眺——三宝太监每次下西洋的时候,都要经过这里。
建功立业谁能不想。
鱼叉的志向当然不在一个小小的牛白村,但他却始终无法抛弃这个收养自己的村子,特别是她无法保护自己的时候。若不是那场灾难,恐怕他早已踏上实现自己志向的路途。
看着鱼叉远眺的身影,虎爪只觉嘴着有着无尽的苦涩。
或许是受鱼叉的影响,他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率领大明强大无匹的水师巡视四海,完成超越三宝太监伟业的壮举。可是让他离开这个从小亦兄亦父的
,他自问自己实在难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