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南洋之殇(1/2)
刘世安来的目的本是想从鱼叉那里套取降种的消息,没想到还没开
就被唐承佑抢去了话
。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他当然知道这种事急不得,只好老老实实地道:“唉,还不是为生活所迫。”
这倒是句实话。
华夏族
前往南洋,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最初主要是由于华夏集团的不断扩张,南方诸族只能不断南迁,靠海居住的部族便有部分扬帆海外,在琉球、倭国、夷洲定居下来,其中甚至不乏流落到南洋一带。
而从秦一统开始,正统的华夏族开始成为出海避祸的主力,原始而蒙昧的南洋一带更因此取得了不断的发展,从最初的部落散居逐渐发展出大大小小的邦国,开始与中原进行
流。
若非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很少有
会愿意流落到海外异乡。不过同样,在海外站住脚跟的
,一般也不愿再返回。
相比之下,南洋一带要想生存下去非常容易。因气候炎热、雨量充沛,随便找块无主之地,就算不用辛勤劳作,单靠采集就轻松可以满足生存的物质需求。
而华夏族更是世界上少有的勤劳聪慧之族,在各方都可以完全碾压当地土著,短时间内便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跻身当地的上层阶级。
不过,有利就有弊。当地
向来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很快就富起来的华夏族
自然免不了忌妒和仇视,洗劫和屠杀几乎周期
的循环
发着。
海盗、随时变脸的贵族、满心敌意的土著,甚至助纣为虐的同族……华夏族在南洋的环境极为恶劣,一直都过着朝不保夕的
子。
这处境,像极了地球另一端失国之后的犹太
,不管再怎么勤劳,最终都难逃被收割的命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流落在外的华夏族
还要更为不堪。因为主宰中原的历朝历代,不仅不会为他们撑腰,反而视之为具有威胁的逃民,加
到迫害者的行列。
即使是对海贸最开明的宋朝,也有抓捕海外逃民可获其一半财产奖励的规定,其他朝代就更不用说了。郑和七下西洋,对南洋诸国皆行亲善,可“逃民”享受到的仍然只有逮捕归国的待遇。
唐承佑似乎一点也没有同
之心,继续追问:“不知受何所迫。”
除了被朝廷及“友邦”押送回来,当然也有部分不堪忍受者主动回归,只是不管是哪一种,回来的待遇都差不多,安置圈禁,轻易不得离开居住地。刘世安竟然能成为符那浑的赘婿,已经算是混得相当不错的了。
刘世安微微沉吟,颇有些为难之色。他回来的真实原因,怎么可能拿出来说,可眼前这
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绝不可能随便编个理由就能蒙混过关。
倒是鱼叉有些忍不住了:“刘兄若有难言之隐,就不必强求了。”
唐承佑无奈地看了一眼鱼叉,把
扭向一边,不满之色毫无掩饰。
以他推断,冯轩明中噬魂降这事实在大有蹊跷,安南
和九黎行者虽有嫌疑,却缺乏下手的机会。正百思不得其解时,刘世安却送上门来,且其本身就是南洋归来之民,又是除符那浑外能在翡翠山城行动无阻的主要
物。
刘世安大有嫌疑,可其动机是什么却耐
寻味,除非他并不是完全站在符那浑那边。已经够复杂的局势里面,又多了一
新势力出现,自然引起了唐承佑极大的兴趣。
听到鱼叉这话,刘世安如蒙大赦,连忙道谢:“多谢鱼叉兄体谅,小弟实在……唉,不足为外
道矣。”
鱼叉摆了摆手,正色道:“刘兄即奉族长之命,不知有何指教。”
刘世安一怔,这才察觉鱼叉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百峒宴延期,诸多布置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符那浑倒确实给他安排了不少事务,却没有一样与现在所做的有关。
想了想,刘世安才道:“听族长讲,噬魂降极是难解,此番前来,一来是看有没有需要我们配合的地方,二来冯大
是我族极重要的贵客,所以希望随时知道
况如何。哦,对了,您是如何学会降
术的呢?”
绕了半天,刘世安终于道出了此行的目的。鱼叉一本正经地道:“这个嘛,刘兄想必也知道,降
术的秘密,一般是不会告诉别
的。”
见鱼叉竟滴水不漏,刘世安也毫无办法,闲聊一番之后,便起身告辞。虽然没有得到想要的消息,可总算可以回去
差了。
刘世安刚一走,鱼叉便站了起来,准备尾随其后。
唐承佑连忙制止:“你
嘛,我刚才得到安南
准备溜的消息,就算这刘世安与降
师有联系,也用不着现在去查吧。再说,这事跟我们也没啥关系,该
心的是符那浑,你这么起劲
嘛?”
“安南
要溜?”鱼叉微感意外,这可是他来此的主要目的。不过现在他对降种的兴趣正浓,眼前正好有个让他找到其主
的机会,哪里愿意轻易放弃。
唐承佑点
道:“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