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第三场,十分钟(2/4)

善排便。因气血相关,气郁必致血行不畅,故加琥珀以活血化瘀,并安神。诸药配伍,以达平肝泄热之效,并改善睡眠、饮食、二便等……

写的很详细,写完之后苏烨礼节的对着病点了点,说道:“问题不大。”

“我知道,前面九个也是这么说的,不用你多说。”病撇嘴说道。

苏烨:“……”

果然易怒。

苏烨将写好的记录给考官,然后走到第二个病面前。

然后起身走向第二个病

等苏烨坐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开始看诊。

三位考官已经快速看完了苏烨刚才的辩证开方。

看向苏烨的眼眸里,不禁涌现出些许的惊讶。

从问诊到脉诊,再到病理分析,每一个步骤都做的规规矩矩,一丝不苟。

便是以严谨闻名的三位考官,对苏烨的表现也不禁连连点

第二个病是一个三十多岁的

“请问有什么不舒服。”

“咳咳,嗬tui~。”

咳几声,冲着地上吐了痰,然后才舒服的说道:

“医生,我咳嗽。”

苏烨:“……”

我看到了。

这都是哪找来的志愿病

咳,咳痰,痰少且为白色。”

苏烨看了一下地上的痰说道,其实是说给三个考官听的,他们要严审四诊的每一步。

“咽喉感觉怎么样?”

“痒,还疼。”

“还有其他地方不舒服吗?”

“吃饭怎么样?”

“大便呢?”

一系列问诊下来,苏烨把完脉和看完舌苔,迅速开始记录。

,35岁。

主诉病:咳嗽、咳痰。

以阵发咳为主,咳少量白色黏痰,咽痒痛,纳寐尚可,二便基本正常,舌淡,苔薄,脉浮滑。

辩证:咳嗽,风邪犯肺证。

治法:采取疏风宣肺、利咽止咳。

处方:蝉蜕10克,百部10克,荆芥10克,紫苑10克,款冬花10克,前胡10克,白前10克,桔梗10克,甘8克,玄参10克,木蝴蝶10克,山豆根10克,浙贝母10克,北沙参10克,苏叶10克,7剂。

用法:水煎服,早晚温服。

写到这里。

苏烨微微顿停顿了一下,又加上了一段文字:若服用之后咳嗽、咳痰明显减轻,无咽喉痒痛,则原方去玄参,山豆根,续服7剂。

开方思路:患者风邪犯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为咳嗽,故拟止嗽散合桔梗汤加减,以疏风宣肺、利咽止咳。方中荆芥、蝉蜕、苏叶疏风宣肺,兼具有抗过敏止痉之功效。紫苑、款冬花、百部润肺止咳化痰……

写完,将记录教给考官,接着走向第三个病

三个考官再次看了一遍记录,眼神中的满意之色更浓。

第三位患者是一个肥胖患者。

“请问,有什么不舒服吗?”

“胖。”

“具体的不舒服的感觉?”

“胖的疼,胖的不想动,只想吃,对了,你们有吃的吗,我有点饿了,能不能一边吃一边看病?”

考官:“你已经吃了九次了。”

苏烨:“……”

……

男,46岁。

苏烨四诊完,快速记录起来。

主诉病:左侧痛,困倦乏力。

患者自诉高血脂肥胖20余年,大腹便便,形体臃肿,体重已达103公斤。额有包块隆起,面红油光,常感困倦乏力,舌苔黄薄腻,舌质暗紫,脉细滑数。

辩证:痰瘀阻络。

治法:采取化痰祛瘀通络。

处方:熟大黄4克,炒莱菔子12克,生楂15克,泽兰泻各15克,荷叶15克,决明子15克,海藻15克,天仙藤15克,炒苍术10克,大腹皮15克,鬼箭羽15克,川芎10克,法半夏10克。

开方思路:中医向有胖多痰之说,从患者大腹便便,形体壅肿,额有包块隆起,辨其为痰浊内盛不难然有形痰浊留内,阻滞脉络,血行不畅则瘀血易生,从患者左侧痛、舌质暗紫,进而辨其为痰瘀阻络;“凡淤积之处,皆有伏阳”。从病面红、苔黄、脉数,又进而辨为痰瘀化热。选用法夏、苍术、莱菔子、大腹皮、荷叶、海藻运脾燥湿化痰,执中央以运上下;加用生楂、鬼箭羽、川芎、天仙藤、泽兰泻祛瘀通络,化痰利水……

写完,将记录教给考官。

苏烨的第三场考核结束。

那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