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突然正经起来(2/3)
三国,数不尽的风流。
但……绝非华夏荣耀。
萧申自天而降,知始终更知悲怆。想想萧家,想想这个伟大的民族,想想即将到来的惨烈,难道自己真能无动于衷置身事外?
不用多想,萧申当即有了决定,老天既然把他送到这里来,绝不是让他不是来看风景,呼吸没有雾霾的新鲜空气的。
再想回荥阳之,萧申还真知道,是上了史书的,只是详
并无记载,只说是二月初起义,三月被灭,如今才二月中,被灭还早呢,若是不去救,落瑜恐怕真活不成。
似是自言自语,却又坚定无比,突然张说道:“孙儿一定会想办法把
救回来的。”
这样的萧申,萧政从没见过,不知是因为自己的不了解,还是萧申突然转了,总之让他有些惊讶。
萧申坚定的眼神,决绝的语气,也让老太太心神一紧:“孙儿,你没事吧?”
老太太一句话,让萧申回过了神,绷着的神经,又瞬即放松下来。
“没事,孙儿只是在想着怎么解救落家兄弟。”
老太太一点喜色没有,反而紧张起来:“你可不能傻事啊!”
萧政在一旁也道:“解救之事,自有我等商议,汝毋需心,好好陪着汝祖母,便算有功。”
萧申如果一直呆在府里,别说机会,河内可是主战场,北靠太行南有河南,西连河东,东北便是冀州,东南便是兖州,兵家必争之地。到时候董卓大军杀来,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河内可是从八十万蒸发到几万的,萧家能躲?
然而萧申并非独自一,家中还有长辈,而且还不少,这就严重限制了他的自主权。如果提出自己带兵过去,老太太是不可能允许的,如果偷偷过去……老太太没因落家兄弟的事吓死,可能会被自己气死。
只有拿出杀手锏了……
“祖父是个什么样的,祖母再给孙儿说说呗。”
这话虽转得快,却是说到老太太心坎上,多少年过了,每次提前总还有幸福感:“孙儿想听,祖母就给你讲讲,你祖父啊…………”
从少年到中年,一将又是大半个时辰,等老太太讲完,萧申突然一声长叹:“祖父那么心疼孙儿,对孙儿期望那么大,如果见到孙儿如今这样,一定会很难过吧!”
众何等睿智,只一听便知萧申小心思,老太太更是知道,府里的事只有她不想知道的,没有她不知道的。
心中想着,萧远泉下有知,定然对她失望,竟将孙儿宠成这般模样,若是萧远在的话,会不会顺了萧申的意?
足有盏茶功夫,忽笑:“孙儿想去便去吧,不过只许躲在荥阳城中,不许如瑜儿那般莽撞。”
萧申不曾想到竟如此轻易,笑得呲牙咧嘴,当即跪拜叩首:“孙儿领命,那荥阳贼与孙儿又无杀父之仇,孙儿又岂会莽撞。”
萧政一愣,顿时恨得牙痒痒,心中直呼竖子二字。却又素知自家孩儿是何等,心中又惊:“阿母,申儿从未曾离府,此等大事如何能轻易予他?”
萧牧竟与其不谋而合:“正是如此,平时阿母宠他,任他胡为也当不得大事,只是此等大险之事,孩儿还望阿母三思。”
萧申顿时疼,老太太这边岂是轻易过关的,好不容易过了,怎的还有两个:“阿翁,叔父,祖母身子不适,莫要搅扰才是,此事既有结论,便这般了吧。阿翁公府尚有公务,怎可于家中留待,以私废公非忠臣所为。叔父已休沐十
,还当早
返回洛阳才是。”
再见,不送!
萧政或许是不愿萧申涉险,萧牧却有不同,只听他道:“竖子,此事当由叔父领兵,汝若要同往,也只能是身旁副将。”
萧申恍然大悟,原来这……想抢工地……呸……是竞争对手啊!
老太太终是放心不下,由萧牧领兵,当即差
集合家兵,准备物资。
萧申却给老太太讲起故事来道:“这几脑袋里迷迷糊糊,忽然给忘了,方才孙儿想起一件事来,祖母可想听听?”
但见萧申表,老太太便知其要讲些笑话什么的,不紧不慢:“孙儿快说,祖母听着。”
萧申一笑,开道:“话说孙儿当
是真的死了……”
老太太面露忧郁。
却听萧申继续道:“死了之后,就有一牛身,和一马
身的
,自称是牛
马面来锁了我去。”
老太太一脸忧伤:“我可怜的孙儿。”
萧申接着道:“走啊,走啊,走了足足有两个时辰,才到了一座城池。进了那城,又被带到一座宫殿,宫殿上写着阎王殿三字。里面住着一戴王冕,身着王服之
,原来此
便是阎王,受天帝任命,专事地府诸事。”
此刻尚无地府之说,老太太一听便好奇道:“这……地府,就是死后去的地方?”
萧申道:“没错,进了地府,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