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孙德胜赶来(1/2)

“所以我们才要先解决掉福王,掉小王爷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朝中的大们会对魏忠贤发难,魏忠贤倒台之后下一个就是他们福王府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恳伯五十多岁的年纪,却有着一颗如莽夫般的内心,柳安不禁怀疑是不是习武之都是如此?

想参倒魏忠贤,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要朱由校还在位一天,那魏忠贤的地位就是牢不可的,因为后宫之中还有一个客氏,虽然她只是朱由校的母,但对朱由校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同时她也是魏忠贤的对食。

宫中的宫常年处于寂寞难耐的环境中,为了排解这一况便会找一个太监一起过子,也就是所谓的对食,通常只会发生在关系极好的两之间,而魏忠贤也是攀上了客氏的高枝儿,才将原先的大太监王安成功拉下,自己上位。

听到恳伯将事说的这么轻松,柳安暗中摇,他们的第一步就要失败,天启四年,东林党在汪文言的帮助下成功搬倒了齐党、楚党、浙党,而这三党剩余的官员也投靠了魏忠贤,导致魏忠贤成功收服了自己的第一批狗腿子,成为了自己发展朝堂势力的根基,天启五年,以杨涟,左光斗等为首的东林党参魏忠贤二十四大罪不成反被下狱,最终全部被诛杀,东林党和魏忠贤竞争的时代落幕,从此进了魏忠贤一手遮天的时代。

不得不说这其中跟朱由校的纵容有很大的关系,但柳安觉得朱由校做的并没错,甚至可能他才看透了当下大明最大的弊端所在,魏忠贤就是他扶持的棋子,在他的纵容下魏忠贤愈发膨胀,虽然大肆迫害士大夫,但在他的帮助下,辽东的局势一直稳定,内部也没有掀起太大的花,可以说魏忠贤在,大明不

事实也是如此,在崇祯元年,信王朱由检即位的那一年便掉了魏忠贤,魏忠贤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造反,而当魏忠贤一死,再无压制士大夫,大明形势便急转急下,辽东失守,内四起,最终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攻京师,大明灭亡。

最可笑的是,崇祯选举内阁大学士的方式竟然是抽签,将有资格驻内阁的名额放木箱之中抓阄决定,实在是贻笑大方。

崇祯并非一无是处,只是他生不逢时,在这个明末动不安的年代需要的是一位有野心有决断的君主,绝不是守成的帝王,在李自成攻京师的那一天他于煤山自缢,死前说了一句话:悔不该杀忠贤!

魏忠贤何?阉尔。

李自成攻京师之时,守城将士因鼠疫无心作战,宫中的数千太监拿起刀剑走上了城墙,最终尽皆殉国。

这个年代让将士们作战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有钱有粮足矣,可东林党执政后取消商税,大肆压榨百姓,又逢小冰河时期天气诡变,没有收成国库空虚,士大夫们明明富得流油却如铁公般一毛不拔,崇祯好说歹说才凑了二十万两白银发军饷,但魏忠贤却一直都是自掏腰包补贴国库,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鞑子关后为了感谢东林党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在史书里将他们写的忠心赤胆一心为国,而那魏忠贤却成了祸朝纲导致民不聊生的罪魁祸首,实为可笑。

阉党误国阉党误国,真正拖垮一朝的却往往就是这些嫉恶如仇痛骂阉党的士大夫们。

眼下势比强,柳安打又打不过,只能先稳住恳伯两,再谋出路。

“朝中大们如果可以搬到魏忠贤自然是皆大欢喜,可如果办不到呢?”

恳伯笑道:“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搬不到魏忠贤也波及不到信王殿下,朝中大们都是傲骨铮铮之,气节令钦佩,绝不会对信王殿下不利的。”

这句话倒是没说错,东林党到最后也没有屈服,魏忠贤纵使百般折磨也没有令他们低,这种傲骨还是值得称颂的。

但傲骨又救不了大明。

要是说一个高风亮节就能收尽民心军心,那是虾扯蛋,说到底这也是个逐利社会,你不给家发粮饷,家饿着肚子给你打仗?

也做不到这一点。

为什么三国时期令许多津津乐道?是因为就算在那种群雄并起,三足鼎立的年代,魏蜀吴三国也是一致对外,在大是大非面前都能放下私怨,驱逐鞑虏,共拒蛮夷。

三国争霸近百年,无一蛮族踏中华大地,这便是大义。

北方鞑子犯边,朝中所谓的大们还在勾心斗角,为了私利排除异己,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幻想之中。

想到这里,柳安也没了跟恳伯继续唠下去的心思,完全就是一块茅坑里的石,又臭又硬。

火堆依旧在噼啪作响,庙外下起了小雨,似乎在嘲笑世的愚蠢。

孙德胜一路出了杭州府,他之前在军伍中便是担任了斥候一责,对于追踪和观察十分擅长,沿着恳伯几留下的蛛丝马迹追了过来。

看到停在庙外的马车,孙德胜借着雨声悄悄的摸到了庙屋之上,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