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漕帮(1/2)
“你这编的也太离谱了吧。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新军营地,这里已经颇具规模,将士们训练有素,水泥平房并排而立,水泥地也铺的十分平整,可以说已经有了那么点军营的意思。
书房中,柳安看着杨来上报的消息无奈了。
就算家大槐树旁有一家百年包子铺,你也不能造谣说
家恭顺侯吴怀英的太爷爷小时候在那儿洒过尿吧!
还有那谁,诚意伯刘孔昭,家正妻是个石
,现在的嫡子是从妾侍那边过继来的,这事你也知道?
襄城伯李守琦,家里长子得了花柳,甚至生了脓疱的事你咋知道的?
好嘛,说实话,要不是杨来办事向来靠谱,柳安都觉得他说的是真的了。
“现编你也编点儿靠谱的行不行?这种子虚乌有的事就算传出去又能怎么样?”
柳安无奈的揉了揉眉心,端起茶杯向后一靠。
杨来摊了摊手:“我可没编,这都是真事。”
“一百年前的事你也知道?什么卷宗会记载家恭顺侯太爷爷八岁随地撒尿的事
?”柳安显然是不相信的。
“那家包子铺的前前前前掌柜,他把这件事记在了自己的账簿上,当年还引以为傲的四处宣扬呢,后来得了十两银子就闭嘴了。”
柳安狐疑的看了他一眼,问道:“你是从哪儿得到这些消息的?”
杨来挠了挠:“道听途说,这种事随便去打听一下就可以了啊,我花了十一两银子。”
“他们那边什么反应?”
“昨天他们聚在了英国公府,根据咱们线的传回的
报,英国公见了一名西洋
,好像叫什么阿三。”
“咱们在英国公府有线?”
“早就安排进去了,我还跟柳先生您汇报过呢,当时您忙着回家,说这事就给我了。”
柳安想了想,完全不记得有这件事,不过倒也可能是真的,自己现在回家的时间可太固定了,天黑前必到家,吃饭,然后睡觉。
这都是小事,问题是英国公召见西洋什么?这件事跟洋
扯得上什么关系?
“那名西洋呢?”
“没抓到,本来我安排好了手打算抓他的,结果他一出英国公府就没了踪影,看样子有几分功夫,南城门的守将好像看到了他,他应该是出城了,但具体去了哪儿还不清楚。”杨来说。
出城了...一名洋在大明的土地上肯定是极为显眼的,只要找对了方向,发现他的行踪并不难,可问题是他会去哪儿呢?
内地的可能不大,虽然现在有不少洋
在大明做生意,但他们都广泛分布于沿海州府,内地见到洋
的可能
很低,只有几个来大明勘测风土
的学者。
不出意外的话,对方应该是往东南走,是天津卫?还是江南?
英国公派洋去那种地方做什么?柳安想不明白,现在能知道的线索太少了。
“对了柳先生,今天营地外来了一个自称漕帮的首领的,他想见您。”
“漕帮?什么的?”柳安一愣,他听说过丐帮,偏偏没听说过漕帮。
“哦,他们是帮在运河沿岸各埠以运漕粮为业,又称粮船帮或粮帮,说白了,就是一群水夫子。”
杨来补充道:“这些年朝廷疏于对东南的管理,导致他们慢慢坐大,现在的势力并不低于丐帮。”
柳安眉一皱,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毫无疑问对方是跟丐帮那般的组织,掌控水道,或者称他们为水匪。
“叫他进来。”
很快士兵便带了三名穿着短衫的黝黑汉子走进了书房,他们身体健壮,看起来孔武有力,穿着鞋,就如坊间的百姓一般。
为首一上前行礼,说道:“在下漕帮主帮首领,沈春,见过柳太师。”
“漕帮找老夫有何事?”
“今天下时局大变,朝廷有兴盛之象,所以在下此前来所为二事。一为我祖平冤昭雪,二为漕帮未来大计。”
柳安好奇道:“为你祖平冤昭雪?你祖上何?”
“沈富。”沈春抬起:“柳太师可能不知道他老
家的名字,但他有一个别称,万三。”
柳安扶住额,
呼吸了一
:“你是沈万三的后辈?你们建立了漕帮?”
“正是,在下乃沈家第三十七代孙,沈春。”
沈万三,广辟田宅,富累金玉,又能推恩以周急难,乡以长者呼之。他依周庄,凭三江之利,广集货资。后通过开展海外贸易积累巨大财富,从而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江南第一豪富”。
他有钱到什么地步呢?区区腰缠万贯以不足计,只能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了。
他积累的财富,就连朱元璋看了都眼红,当年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城,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