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诗文大会(2/2)

大会。

“这些个狂狷腐儒,不好好参加朝廷举办的科举,却来参加个什么诗文大会。”

望着周围那一派盛况,礼部尚书却是满腹的牢骚。

要不是这些书生,他也不至于完成不了皇帝代给他的任务。

诗文大会,是在一座美丽的湖畔举行,那里山清水秀,湖光山色。

湖边两岸,遍布着亭台楼阁。

湖面上,漂浮着一艘艘画舫。

当赵麟和礼部尚书踏这片区域的霎那,一道朗读诗书的声音,却是陡然在这半空中响彻而起。

“秋阳绚当空,霜叶别样红。”

“云淡天蔚蓝,寄山林中。”

话音落下,赵麟循声望去,只见得那吟诗之,赫然是一名白衣男子,他长相俊美,长发翩翩,气质高雅,显然不是凡俗之辈。

“好诗!”

诗篇刚出,便引起一大片的叫好声。

在那两边的湖畔,更有许多才貌双全的子,向那白衣男子投去倾慕的眼神。

“那是‘小诗王’范遥,据说少有才名,没想到今一见,果然非同凡响。”

礼部尚书的眼睛一亮,显然也觉得,这范遥的诗才相当不错。

“确实有点意思。”

赵麟点了点,这诗,若只是即兴而作的话,的确是能够看出几分才气。

白衣青年颇为自得,享受着周围敬仰的目光。

“我也来一首。”

就在这时,另一座画舫上,一名身穿蓝袍,手握折扇的青年俊彦不甘示弱,高声吟道:

“闲来无事享清福,不求功名不问钱。”

“邀得画眉作伴唱,曲终落正堪眠。”

这首诗吟出,又引起了叫好声一片。

“这年轻叫唐通,也不是小角色,素有‘麒麟才子’之称。”

礼部尚书在旁开解释道。

“都是年轻一代在表现,也得给我等老一辈一点表现的机会啊。”

一位年过五旬,鹤发童颜的老翁笑吟吟地道,旋即也是出成章:

生须洒脱,岂为名利活。”

“一切皆浮云,匆匆一过客。”

老翁捋着自己的胡须,显然对于自己的作品十分满意。

“好意境!不追逐名利,真乃高洁之士!”

范遥和唐通的脸上露出一抹赞赏之意。

这位老翁名号“鹤笔翁”,乃是一位隐世大贤。

“老夫志向高洁,在场的诸位又何尝不是,”

白发老翁笑道:“近听闻,大宋朝重开科举,可应试者却寥寥数,在场的诸位,若贪功名,何不参加科考?”

然而听得这话,范遥却摇了摇

“并非我等不愿参加科考,而是那大宋皇帝赵麟戾乖张,宠信宦官,滥杀大臣,其中甚至有好几位都是当世大儒,我等饱读圣贤书,怎么可能为这个君效力?”

“不错,据说那赵麟才十三岁,小小年纪就如此残,以后一定会变本加厉,我等效忠此,恐怕朝不保夕,早晚被其所害。”

那唐通也开道。

“为一名君效力,他非但不能青史留名,恐怕还会留下千古骂名。”

“说的在理,我等自由自在,吟诗作对,决不参加什么所谓的科举,为那君卖命。”

“……”

一时间,不少儒林士子皆出言附和。

“谁说大宋皇帝是君?”

就在这时,一道不太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格格不

一众儒林士子面色一沉,循声望去,目光落在一少年身上。

少年正是赵麟。

他巡视着面前的众,朗声道:“当今陛下英明睿智,对外任用典韦为将,击退数十万大军,挽救大宋朝于危亡。”

“对内斩杀叛国佞臣,惩治贪官污吏,重开科举,选拔才。”

“如此英明神武的一位皇帝,怎么到了你们嘴里,就成了一位臭名昭著的君了?”

话音隆隆传开,顿时间,不少儒林士子的脸色当即沉了起来。

“你是何,为何替那君说话?”

范遥盯着赵麟,冷声喝道。

这诗文大会,就是为了对抗朝廷科举而办,如今有在大会上为赵麟说话,无疑是这诗文大会的异类。

然而,赵麟却毫不在意,反而当众宣布道:“因为朕,就是大宋朝皇帝,赵麟!”

声音犹如雷霆,传进众耳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