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恩准(1/2)
天启皇帝徐徐道来,显得颇为神秘。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倒像是他一早就等着刘彦这些来似的。
刘彦等道:“不知张百户所奏何事?”
他们还是不愿张静一为县令,宁愿叫他百户。
虽然百户的级别比县令高一些,可县令的含金量却是很高的。
在这以文制武的时代,六品武官见了七品文臣,也只有行礼的份,否则奏你一个嚣张跋扈,那便死定了。
天启皇帝道:“张静一恳请,在这清平坊,追加十品官制。”
十品……
众大惊失色。
历来朝廷的官制是九品,当然,官到了七品之后,就不太流了。
好家伙,你张静一居然直接又加一个品级,这是要做什么?
于是大家一下子激动起来了。
“没有这样的先例,陛下,若如此,则官员要泛滥不可。”
“是啊,陛下,此事臣万万不赞同。”
“你们不要急。”天启皇帝道:“只是在这新县中实施而已,断然不会全面推广,这十品,就当是传奉官吧,你们同意也要同意,不同意,也需同意。”
一听传奉官,大家的脸色总算好了一些。
大明的制度,对于官员的出身很严格,尤其是文臣,不经科举制度,是绝不可能做官的。
就算是勋贵,也只能授予武官官职。
不过到了明宪宗的时候,却另辟蹊径。
当时的明宪宗不走程序,为宠信佞臣,不经科举和庭推,直接授予了一些官职。
自此之后,历代皇帝也会赐予一些传奉官。
不过这种传奉官表面上也是官,可实际上,却几乎不被当时的官场所认可。
当然,皇帝选拔的,该有的俸禄还是有的,也允许他们有官员的穿戴。
张静一奏请追加一层官员的定级,其实就是将从前的吏,也收官僚的体系。
以往的吏是贱吏,几乎和官天差地别,虽然在官员心目中,吏又懒又贪,可在吏的心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什么活都叫我们,你高高在上,读了圣贤书,十指不沾阳春水,每
差遣我们,而我们却连正常的俸禄都没有,我们好好
活那才怪了。
于是乎,这就形成了大明的一个顽疾,在衙里当差的,正经家不愿去
,而肯去
的
,大多都是宵小之徒。
这小吏一辈子,也还是小吏,谁还愿意上进,混
子罢了。
新县只有两个坊,与大兴、宛城这样动辄有十几个坊的县不同,一切都得从吏治开始改变。
这事,天启皇帝也不知道好坏,不过……既然张静一要,那支持便是了,十品官而已,说难听点,这算啥?
这些翰林还有御史,这几也是被折腾得透不过气了,现在实在不想也没有气力再反对啥了,他们只想回家,好好的沐浴更衣,好好的吃一顿。
黄立极则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模式,看谁都觉得是坏,唯独对张静一,多了一丁点自己
的意思,他现在乐见其成。
孙承宗则更希望看看……这张静一到底想做什么。
在辽东的时候,他心知很多时候,照规矩来是不成的,因为根本就没有规矩,既然从前的规矩没有效,那就看看张静一有什么企图。
天启皇帝这时谋全部得逞,露出了如沐春风的微笑:“诸卿都是朕的肱骨之臣啊。”
刘彦等心里翻白眼。
堂堂清流,被天启这样的皇帝称之为肱骨,这大抵就相当于骂的话。
只见心大好的天启皇帝又道:“所以朕打算在此设宴,大家吃一顿好的,待会儿,朕就摆驾回宫,你们呢,随驾吧。”
说到了吃,大家也就不客气了。
说实话,不知什么缘故,自从到了粪水里泡了一泡,居然现在胃都好很多了。
当下百户所设宴,吃了一顿之后,天启皇帝便对张静一道:“在这儿等圣命吧,还有……朕的那个摇床,你带回去给你家妹子,等孩子生出来,朕还等你宫报喜,终究……是朕看着生的,自己
。”
所谓屋及乌,大抵就是如此吧。
张静一噢了一声,表很淡定。
怎么说呢,感激?感激个,我特么的才是帮
养孩子的那个。
不知道张静一心思的天启皇帝唏嘘着道:“朕从前也有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只有半岁大,朕看了他便乐,总觉得……这世上多了一个盼,有了希望……”
他自言自语,可是脸色却变得伤感起来:“可王恭厂炸了,却不知怎的,房梁就摔了下来……哎……他若还在,现在大抵能走路了,能叫爹了。”
张静一这个时候不敢接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