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豪赌(1/2)
十五万两银子,就轻飘飘的给他换来这么一些白纸?
天启皇帝这辈子都没过这么奢侈的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此时此刻,天启皇帝恨不得立即将手中的票统统撕了,然后大骂一句。
不过……他舍不得。
哪怕这是一堆上茅厕的纸,可也是花了十五万两银子买来的啊。
可张静一却是一脸无辜的样子,倒好像自己办了什么好事一样:“陛下,您……说过不生气的。”
天启皇帝倒吸一凉气,低
,朕的刀呢。
好在,天启皇帝还是有很强的绪控制能力的。
而且张静一新立大功,这个时候……突然拿刀去砍家,好像有点难为
。
张静一也只在这个时候,才敢告诉天启皇帝真相。
虽然他知道,历史上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票激将腾飞,创造了
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增幅。
可说实在话,这事,却还是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
毕竟是伴君如伴虎,天知道天启皇帝会出什么事来。
不过他始终坚定地认为,这个风险值得冒。
他必须要让天启皇帝知道外面的世界。
一直固守在陆地上,大明是永远没有前途的。
何况海洋中的财富,数之不尽,若是错过了大航海,子孙后代们,只能窝在神州内卷了。
天启皇帝终究叹了气,显出了几许无可奈何,而后道:“你呀你……”
张静一目光炯炯地看着天启皇帝道:“陛下,这玩意能挣钱。”
天启皇帝点点,却是道:“区区蕃夷之物,能挣几个钱?朕只想你能将本钱还回朕。”
“臣……现在很穷,也买了这个……”张静一可怜的样子。
这天底下,东印度公司的票,主要
易的地点,一个是在荷兰,另一个就是东方。
荷兰主要是荷兰本地购买,而在东方……因为这里本身就有大量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大量职员,还有东印度公司的大量殖民地,以及与东印度公司合作的各国商贾,所以在汪洋大海上,许多的商贾都持有大量的东印度公司
票。
毕竟,前些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增幅很大,分红的利润不小,早已引起了许多的兴趣。
只是今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大家都觉得,荷兰东印度公司可能难以为继,是以市面上许多都在抛售,在澳门,也有相关的
易点,各国的商
在此
易。
张静一派前去大量地收购,花费不小,足足购置了接近三十万两银子的
票。
这折算下来,便是两百八十万荷兰盾的估值。
而此时的荷兰盾,乃是荷兰的一种银币,大抵一盾约等于九点五克白银的银币。
明朝的银子,一两约等于三十七克,即一两纹银,大抵等于三荷兰盾。
这三十万两银子,大抵换来的,便是接近价值百万盾的东印度公司票。
而在当时的况……整个荷兰东印度公司,主要
份是由荷兰政府以及十四个大
东持有,当然,他们也发行了大约六百多万盾的
票在世面流通。
这百万盾的票,几乎已是东方荷兰东印度公司
票收购的极限了。
要不是因为听说价大跌,甚至有可能成为废纸一张的风险,只怕那些持有
票的商贾以及职员们,是绝不愿意抛售的。
听说有大规模在澳门用低价收购
票之后,甚至有
从马六甲赶来
易,就是为了迅速地将这些
票抛售掉,避免损失。
倭商贾持有的
票也不少,他们因为大量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贸易,所以不少商贾很早就接触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当初东印度公司行
好的时候,倭
商贾一度成为收购的主力。
可随着现在倭与东印度公司的恶化,甚至倭岛的各藩,逐渐开始下达杜绝与东印度公司
易的禁令,不少的倭商也是拼命的将这些
票拼命的售出。
在这抛售狂
之下,张静一等于是一个接盘侠,可即便是如此,三十万两银子收购来的
票,其实还剩了六七万两银子没有花出去。
这没办法,毕竟现在的票价值已经
跌,在东方的盘子就这么大,这几乎已将散户手里的
票,统统收购了来。
不过,能收购如此巨量的票,他其实已很知足了。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当然,张家的还在香山呢,继续为张家收购,毕竟……还有一些商贾正在犹豫要不要抛售,又或者,有一些吕宋和苏门答腊等地的西班牙、荷兰商贾,未必就得到了有
愿意收购东印度公司
票的消息。
天启皇帝今本是很高兴的,可是此时,什么好心
都给撒光了。
于是让带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