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第一次金融危机(2/2)

,银行关门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们不得不关门,因为只要门一开,外乌压压的,就会将这银行挤

到处都是要求提款的,每一个储户都慌了,都希望能够迅速的将自己的银子取出来。

这可是血汗钱啊。

多少来这里,万里迢迢,才挣下了这些财产。

不只是商,甚至是在本地将积蓄存在这里的码脚力,还有街上的铁匠,也挥舞着单据来了。

们将这银行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家大骂:“骗子……”

行长躲在银行之中,早已吓得瑟瑟发抖,他拿着鹅毛笔,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一封封书信,向一切可以提供帮助的求救。

实际上……

已经没有能够救他了。

因为很快,整个远东的尼德兰银行,在几天之后,都开始出现了同样的况。

的银子在澳门取不出,便拿着存款单,坐快船去附近的吕松、小琉球、倭岛、甚至去更远的马六甲尼德兰银行去取银。

这一下子,各处的银行都出现了大量的取银之

起初大家还没有在意,直到小道消息传出来,尼德兰的银行可能产,在澳门的银行已经倒闭,取不出银子来了。

这一下子……消息一出,所有都急急忙忙地闻风而动。

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挤满了前来取款的

小琉球……

取款将尼德兰银行的门槛踩,直到小琉球的金库告急,可小琉球的尼德兰银行,已经好几天没有存款的业务,资金在迅速的无数取款之一次次的取款之下,益枯竭。

而最终,又一个银行关门。

一个又一个的银行,就好像是瘟疫传染一般,不只是金库空了,信用也已岌岌可危。

没有取到款的疯了一般,甚至已经开始做出了过激的举动。

一个银行职员被打死。

还有小琉球的银行行长重伤。

面对数不清的咆哮,当地的秩序根本就没有办法维持。

这也让那些需要资金的商贾,开始慌了。

有的商贾本来将金银存在银行,若是进行大宗买卖,他们不必和对方的商贾兑付金银,而是直接用存款单进行易,对方也是愿意认可的。

而现在,这些存款单成了废纸。

易也不得不中止。

还有不少商贾,因为生产的需要,不得不向银行贷款,可如今……银行自身难保,哪里有银子借给你?

于是……在小琉球,尼德兰经营的贸易点里,不少的商户也开始产。

以为银行里取不出钱,他们手里也没有足够的现金,这就意味着,他们没有办法购买原料,也没有办法拿出真金白银来雇佣工

这种如瘟疫一般的银行危机,迅速的开始弥漫各行各业。

们悲催的发现,这号称欧洲第一大的银行,所带来的坏力,足以让无数倾家产。

治安也开始变得混,失业的开始酗酒,并且疯狂的袭击商

而商们因为资金链断裂,地位岌岌可危。

他们寻银行,银行已经没有办法吸储,却有无数来取款,可他们的资金,却早已放贷了出去。

这些贷款,有的需要一两年才能偿还。

你去找借贷,在这个危险的时候,谁愿意提前还贷?

无论是澳门,还是小琉球,是吕宋,还是马六甲以及苏门答腊,或者是与荷兰有着直接贸易关系的倭国,一场巨大的危机,已经开始酝酿。

当然,尼德兰的使者们,则被请上了天津卫,而后,他们骑马,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大明朝的京师。

在此之前,就已有不少传教士来过大明,所以他们对于大明,也有着一些粗浅的了解。

这个时候,以东印度公司董事、小琉球总督魏玛郎为首的尼德兰使团们,却显得极为兴奋。

他们觉得自己踏上了黄金和白银的土地,他们利用炮船在此,应该已经吓唬住了大明朝廷,一旦能够签署一个协定,哪怕就像和印度一样的协定,那么他们就可能获得百倍千倍的巨额利润。

他们先是被安排在了礼部,而后便开始了冗长的等待。

当然……他们并不急,因为好事多磨,大明的京城,格外的繁华,这也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的来此的选择是正确的,尤其是新县那边,更是让大开眼界。

这里的城市规模,比欧洲的城市规模要大十倍以上,足以让流连忘返。

…………

第五章送到,求月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