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工厂选址(1/2)
【先生,感谢您为祖国古生物学和大众科普事业做出的贡献,您将是我们首都自然博物馆的终身贵宾,在确定化石为真品之后,我们将会尽快支付奖金。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另外请您提供一张免冠2寸正装,以及一段不超过200字的个
简介,我们将会在这具帝鳄化石的展出柜台前方为您做个简介。】
……
“龙骨”被发现后,放在部落的神庙前供奉了起来,每天都有不少
过来抚摸祈祷。
然而突然某天晚上,它悄无声息地凭空消失了。
这可是几百上千斤的土石,说不见就不见,这样神奇的事件发生在眼皮子低下,令众
都诧异不已。
在有心
的引导下,无论是殷
还是华工,都在私下传说,那是神龙下凡来看龙子,看过之后就飞升回天上去了。
这么逻辑自洽的设定,就连李春发和戚文长等
也
信不疑。
这一切的幕后
盘手自然是大明皇帝朱富贵。
他本着崽儿卖爷不心疼的心态,将这具化石捐赠给了首都自然博物馆。
作为感谢费,首都自然博物馆也将支付
国华侨朱先生20万元奖金。
虽然朱富贵知道,这具化石如果以拍卖的形式拍给黑市购买者,价格会高许多。
但那样处理的话,所需的文明值将是一个恐怖的天文数字。
将化石上
给国营博物馆,然后获得一笔奖金,这样做,非但不会消耗额外的文明值,甚至比普通的等价货物更加优惠。
……
博物馆那边确定化石真伪还需要一段时间,有系统的监督,朱富贵也不担心自己的钱被黑掉。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朱富贵的工作重心还是放在殷
的扫盲工作当中。
说句实话,这项工作并不顺利。
殷
在山野间自由散漫惯了,要他们坐下来学习知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华工这边其实也都是文盲。
不算朱富贵和李春发两
,一共三十七名华工中,认字的只有五
。
除了戚文长和张长贵是太平军小军官出身,其他三
都是掌柜伙计之类的身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读书
。
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欠下一大笔钱,不得不远渡重洋来混一
吃的。
就这么五个
,已经是朱富贵的文化补习班的主力了。
朱富贵的要求也不高,能认识阿拉伯数字的0-10,会用简体汉字写自己的名字,会唱一首《恭喜恭喜》,就算脱盲了。
不要觉得这脱盲的要求太低。
要知道二十一世纪的“超级大国”印度,统计国内文盲水平的标准还不如朱富贵这个呢。
即便这样,印度的文盲率依然高达30%左右。
身处十九世纪中下叶,朱富贵觉得自己不能
铁去和新中国的扫盲运动比。
能比肩大国印度,已然心满意足。
……
除了认字之外,汉语
语的传授也不容易。
在原本的历史上,殷
的土语最终基本全都灭绝了,每个印第安
都能说一
流利的英语。
朱富贵自然也没有保护他们传统文化的心思。
在二十一世纪,即便是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在提倡保护方言,保护民族语言。
却不知道先辈们为了对付这些东西花费了多少心血。
不流血的书同文、车同轨,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好在刚刚经历过龙骨飞升事件,殷
们对于学习“祖先的语言”热
很高。
可华工内部却产生了分歧。
分歧的内容还是关于方言的,那就是国朝正音之争。
华工当中,以福建和两广
为主。
闽南话、客家话、广府话,北京官话,这四者都有
支持。
而李老太监则认为,这四个都不可取。
尤其是北京官话,那是鞑子话,就算不是鞑子话,那也是燕逆的话!
要说选正音,那还得是凤阳话最正宗。
要不就选南京雅言,实在不成,万岁爷生长的老家——雁
话也可以啊!
这种诡异的脑回路,自然是被朱富贵当即回绝了。
开玩笑,雁
话就是温州话。
如果让全国老百姓学这个,朱富贵感觉不用革命党造反,老百姓第一个把自己挂到煤山上反复鞭尸。
经过仔细考虑,朱富贵最终还是金
玉言,直接拍板定了北京官话作为这一
大明朝的正音。
原因无他,未来朱富贵说不定要从后世找一些教材来用,其中也不乏音频视频。
所以语言上最好还是和后世接轨。
而且,燕王朱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