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全员读书(2/3)

批评最多的几个。

晚饭后,许多村民听闻这事儿之后,你拎着点儿货我带点儿菜瓜的,吵吵嚷嚷一堆来到了余家门,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

余家出来不少,为首的却是余卿卿。

这小丫没有任何吊胃的意思,立马表示请先生是真的,要给村里读书也是真的。

得知此事确实定下来后,村民们“哗”的一声热闹开了,那热闹地气氛堪比过年。

可还有担心着:“五个秀才老爷!咱们真的供得起吗?”

其实他心里是想说,五个秀才老爷,也太多了吧!!开个书院都够了!村里就那么些个小孩,却请那么多个先生来……束脩该有多高啊!!

余卿卿个小,被村民们团团围住,小姑娘娇俏又清晰地声音从众之中传出来:“五位先生呢,其实也不算多的,咱们村可不仅仅只有小孩子可以学习!诸位大婶伯伯肯定没听过这么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儿,所以咱们家打算,给全村的,开课!”

说完,她趁众多村民震惊在她这一番话中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拍了拍手,示意道:“大米哥,大谷哥,你俩把横幅给展开!”

听到吩咐的大米大谷立刻将手中捧着的布举了出来,两个各执一边,只见近一丈长,三尺宽的红色布料被展开,上写着极其好看的一排大字:

知识改变命运!智慧引领辉煌!

村民们:???

吴婆子道:“这是啥呀,看不明白,怪好看的。”

孙家儿媳道:“大娘,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应当是字。”

余卿卿一拍手,“这个婶子说对了。这是字!也是以后咱们村不管男老少,每个要识的字!”

吴婆子忙道:“哎呦哎呦!我这个老婆子眼都快花了,还认什么字哦,不行不行,羞得慌!”几个婆子听了,也纷纷附和。

袁家的几个姑娘银钗珠釵和宝钗也都来了,她们几个在家中原本就认得几个字,自家大姐以前还读过戏本儿给她们听,而这些据说都是爹爹在的时候教给大姐的本事,几个小姑娘都羡慕得紧。

听闻余家找来了先生,又想到青青那个丫,小小年纪却有许多的本事,小姑娘们鼓起勇气就想过来问问,关于村里孩子是否也能来学习的事儿。

没成想几还没问呢,余卿卿就说出了,甚至说连吴婆子这样大的年纪也可以学,倒让几个小姑娘又是欣喜又是激动的,围着就叽叽喳喳起来。

村里其他大多也是莫名有些羞赧的意思在里,一是觉得读书这种高大上的事儿,如何能到自己这帮子土里刨食的庄稼村户上,二是想着,听说读书都是要极其聪明且又本事的,他们又如何配得上,倘若是学不好,哪又该如何。

又是自卑又是胆怯,如此这般那样的想来想去,大门处竟有大半的村民摆手说自己不想学,怕后学不好,还是把机会留给孩子云云。

余卿卿丝毫不在意村民们的纠结,她平静地说道:“咱们村里请先生来,是咱余家的意思,所以咱们也决定了,后不会收大家的束脩钱。”

轰!村民们又炸开了。

方才的自卑和纠结消失得无影无踪,所有的脑子里瞬间都被一大排的“这大便宜必须得占啊不然亏死了”之类的想法给刷屏。

余卿卿得意地挑挑眉。

在一旁看着的余其凌则忍俊不禁地笑了。

他家小妹,为了忽悠村里来读书,也是费尽了苦心!

而这时候,县城里的状况也还算不错。

许多病患在喝了药的第一天下午,就感觉到病有些许的好转。

这让一众等简直欣喜不已。尤其是董太医。

之前他费尽努力,才调配出来抑制病加重的药方,可没想这个余大夫一出手,就是这般的好效果。

一方面是欣喜,一方面也是震惊。

这时候,他已经知道了,这个“小于大夫”并非他所以为的“小于大夫”,而是“小余大夫”。

当然,他也知道了,这个余大夫是自己的前辈于太医偶尔被山中村救助时遇上的,一位很有悟和能力的乡野大夫。

于大夫将老余之前曾卖药方的事儿给隐藏去了,是出于保护老余的目的。

他很清楚,对于一个医者来说,一本失传了的医书具有多么大的吸引力。

不说别的,就他自己,都下定了决心定要将这宝藏一点点给挖出来,至于小董,嘿嘿,对不住了,在他挖出来之前,是绝对不会让别的任何从他手中抢走老余的!

董太医倒是没想到这么多,毕竟老余上还挂着他前辈徒弟的名号……因此这下午之后,董太医每天都以一种蜜汁敬仰与崇拜的眼神盯向于仙之,语气也是小心谨慎而又散发着些许紧张的。

在他看来,前辈的徒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