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灵气(1/2)
不回答长者的询问,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兰一民知道自己这呆婿刚才又犯迷糊了,他急忙提醒说:
“从文章内容看,古老认为这是苏东坡晚年时的谢表稿,可是,很多老朋友认为这是他乌台诗案之后,经历多次贬斥起复期间写的谢表
稿。”
这古老脾气古怪,万一惹恼他平白会生出许多麻烦,林峰略一思索就回答说:
“错觉,那些都是错觉,从字迹上看,写这篇文章的
身染重病命不久矣,应该是晚年时写的文章。”
古老觉得林峰这个小毛孩子根本说不出个什么道道来,只是恼怒他出言反对自己的观点才生气责问。
突然听说林峰在赞同自己的观点,就大感兴趣的问道:
“哦?你从字迹就能看出苏轼那时候重病将死?快说说你的理由。”
没办法,林峰只能指着文章开几个字继续编:
“古老也说过,苏轼写谢表时志不得舒,心有不平,落笔是内心充满痛苦、愤懑和不甘,意志非常消沉,所以这开一段字间架结构想对严谨工整,却显得沉闷。
书写行至中断,对,就是从这里开始。”
林峰点在第八行字说:
“不满的绪宣泄结束,苏轼或许是回忆起自己频繁起伏的一生,感到天地虽大却无
理解,内心表现出对上位者的不屑一顾,生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写这几段字时念
逐渐通达,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在文章收尾这几行,他似勘世事,有傲视苦难超越痛苦的凛然之意跃然纸上。
但是,这几行字迹与前文力透纸背的刚劲有力完全不同,此时他因病体沉重体力不支,字迹变得潦,软弱无力。
有心杀敌无力提剑,英雄迟暮红颜华发。
在什么时候会生出这样的感慨?或许只有自知将死之
才会生出如此无奈的感慨吧!”
通过诊脉知道苏轼写这篇稿时重病将死,倒推着分析整篇
稿的字体,林峰很容易就能总结出这样的结论。
不管说得对不对,林峰总算是把古老对自己的不满给应付过去了。
古老拿起放大镜逐字观察,果然如林峰所讲,前中后字迹多有不同。
很久之后,他感叹说:
“果然是活到老学到老,放弃分析文章字面意思,单从字迹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析苏轼写稿时的状态,果然能看出许多不同。厉害,厉害!”
古老抬起时,发现兰一民还趴在桌上研究字迹,林峰正无聊的抬
看窗外站在枯枝上的小鸟。
“小家伙,你们走吧,一周后过来取书。
你这小家伙一定要过来,我约那几个老家伙过来鉴赏这份苏轼稿,这次一定能搞得他们没脸。”
出门敷衍几句好奇宝宝兰一民提出的问题,林峰就急匆匆回到别墅。
洪五说过地下藏宝室里留着一些宝贝,林峰急着去验证进丹田那
黄色气体的事
。
住进别墅这一段时间,林峰一直忙来忙去,还从来没有进藏宝室去看过。
扫虹膜输密码进藏宝室后,林峰是大吃一惊。
只见藏宝室靠墙几个博物架上摆满大大小小的各种宝贝。小到挂饰玉件金条,大到屏风花瓶,最大的是摆放在门那一
多高的巨大花瓶。
“洪五这个俗,竟然没有收藏一幅古籍字画。”
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张可以用来测试的字画,他又绕到门最大的花瓶那里。
一般常识,同等含量的况下,个大的物件总量更多。
在巨大花瓶体上贴着标签:清中期,官窑!
真气迅速覆盖整个大花瓶,三维模型出现在脑海。
林峰可以肯定,如果这花瓶是清中期官窑花瓶,窑工全家都可以被拉去砍了。
从外边看,花瓶外壁挺光滑,内壁上却满是毛刺,砸下来一块都可以做磨刀石了。
肯定是赝品无疑。
真气收回丹田,果然没有黄色烟气出现。
林峰又挑一件锈迹斑斑的青铜鼎测试,也没有什么结果。
看看时间还早,林峰索排着号一件件测试过去。
检查一件清末鼻烟壶时,有针孔大一丝淡白烟雾顺着经脉回到丹田。
如果不是特别留意,林峰根本就不会发现这一丝气体。
等白色烟雾进丹田后,林峰急忙盘膝打坐,真气运转几个小周天后,确认真气可以正常运转并没有出现丝毫异常。
“起码知道宋朝古董有淡黄色烟气,清朝古董是淡白烟气。
既然真气运转没出现什么问题,那我就收集更多古董烟气,随着量变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