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星之坠(2/2)

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无有夏公,恐怕我曾某一辈子,不可能主持复套大事,而今事败身死,时运所致,又能怪得了谁,我死不足惜,只恨九边之重,不知道寄托于何之手,俺答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而今,恐怕做梦都会笑醒,今明两年,此消彼长,俺答必然大举南下,而周老将军,恐怕独木难支啊。”

“到时候局面该如何收拾?”

夏言听了,自然明白了而今局面。严嵩自废西北边军,一两年内,恐怕缓不过劲来。俺答不需要考虑西北边军的牵制,就会能集中全力南下了。以大同一镇之力,想要抵御恐怕力有不逮。

只是而今这事与他们两又有什么关系?

夏言说道:“不说这些了,今子重可有佳句?”

曾铣听了。苦笑道:“倒是有残句。”

夏言说道:“说来听听。”

曾铣说道:“袁公本为百年计,晁错翻罹七国危。”

这一句,一腔悲愤激于胸间。曾铣以晁错自喻,感叹自己功未成而身先死。

夏言叹息一声,说道:“我倒是老了,想不出什么好句子了。倒是想来一首,旧词。无知道。世上难逢开笑。往事堪悲。一风波十二时。翻云覆雨。眼底纷纷何足数。流水高山。不对知音且罢弹。”

是一首,减字木兰花。

生这个曲目,老子我不弹了。

相对哈哈一笑。随即被押上刑车。

在外面海。

倒不是,这么多来送夏言与曾铣。

说句不客气的话,诚然有不少士大夫对夏言曾铣受死,悲愤莫名,特来相送,但是这些,根本成为了外面的海,原因很简单,这些才有多少了。真正形成海的,却是北京城的普通百姓。

首先,刑场杀,本来就是一场大热闹。

,也会有来看。而且也大有不同。

因为往,一般是秋后问斩,但是而今却是春处决。这已经是特例了。所谓的斩立决。

其次,这一次要死的是一个天大的官员。这对老百姓来说,其实是一个很神奇的体验。至于夏言与严嵩之间的好坏,说实话,很多老百姓们根本没有什么分别。对于他们来说,首辅是严嵩与夏言,本身并没有什么区别。

最少,他们而今还感觉不到上面区别,也不觉得夏言有多好。或者与严嵩有多差。毕竟这些国家大事,与他们关联并不多。

他们不知道大明在严嵩的执掌之下,会迎来什么。只是看之前趾高气昂的达官显贵,在大庭广众之下,被砍而已。这是一场大热闹。

说起来,生也不过一场大热闹而已。

(本章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