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东皇太一(1/2)

第三十章 东皇太一

周梦臣再次来到了万象宫。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在高大的宫殿之外等了不知道多少时间,才见黄锦出来说道:“周大,皇爷召见。”

周梦臣亦步亦趋的走进大殿之中。

嘉靖皇帝作为皇帝合格不合格,周梦臣不知道。

但是作为道士却是非常非常合格的。

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在打坐,就是在服丹,而今又连修行服气法。

似乎服气法比起金丹法有一些繁琐之处,比如而今的嘉靖皇帝正在打着一套拳脚,周梦臣不认识,却也知道大概类似于太极拳这种养生拳法,至于这样的拳法,能不能让嘉靖皇帝做到食气者神明不死,那只有天知道了。

嘉靖皇帝缓缓的收功,立即有太监宫上前,擦脸的擦脸,抹汗的抹汗。

嘉靖皇帝将手中的毛巾放在一边,说道:“周梦臣,你对天感应怎么看?”

周梦臣说道:“陛下,臣是道门之后,从小读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食月食有间大事,臣是一点都不相信,天地纵然有心,看地球不过是弹珠而已。”

嘉靖皇帝听了皱眉。

周梦臣立即说道:“当然了,天之间并非没有感应。毕竟天地三才一体,彼此之间岂能没有联系,只是天上的星辰的一些变化,决计不会照事上。”

很多时候,正确的东西未必能说服。要看下碟。

感应这个理论已经心,虽然天象落实到具体的事上面,很多觉得荒谬之极,但是很多并不觉得天感应这个理论是错的。即便是错,很多一时间也未必能改过来。

比如嘉靖。

嘉靖一方面讨厌大臣们以天感应的理论屡屡来指责他修仙的事。另外一方面,面对天象之变,未尝不战战兢兢,真以为自己有什么过错。

周梦臣一古脑全部否定了,嘉靖未必会高兴。

所以周梦臣只能收着点说。

嘉靖说道:“你说天之间的感应是什么?”

周梦臣说道:“臣以黄河为例。黄河在汉代之前,少有泛滥之时,在东汉之后更是有千余年安定,但是为什么到了宋代之后,就一不如一?以至于成为地上悬河,祸百姓。臣以为这就是天感应,们对上天示警,不明就里,以至于而今积重难返。”

嘉靖顿时皱眉,说道:“黄河之事,天意如何?”

周梦臣还是学问浅薄,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自己犯了大忌讳了。

河竭山崩,在古代是亡国的征兆。

之所以没有大臣用黄河说事,一方面大家都知道河决很多时候是必然的。而且河决非常频繁。另外一方面就是关于黄河一些征兆,都是与亡国有关,而不是与君有关。

周梦臣却不知道这一点,依然在侃侃而谈,说道:“黄河之所以有今,乃是水土流失所致,之所以水土流失,却是黄河上游黄土高原之上,土地浅薄本就不是农垦之地,强为之,则一遇雨,泥沙具下,流河中,河中泥沙堆积,乃有而今之河患。陛下请想想,黄河之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严重的?”

嘉靖沉吟片刻说道:“唐宋之?”

嘉靖这是凭借印象说的。

但是大体上也不算大错。

周梦臣说道:“圣明不过陛下,黄河真正不可收拾,却是北宋之后,这固然有金元之际不谙水利之法,但也有重要原因就是宋夏之战,将黄河上游的植被全部砍掉了,以至于黄沙河,黄河泥沙一多过一,河患猛于虎,年年伤。”

嘉靖眉抚平了,说道:“这-------”

他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他只觉得周梦臣的小脑袋瓜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明明平平无奇,谁都知道的事,偏偏到了他的中,却换了一种说法。

嘉靖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来看黄河的问题。

第一时间觉得是胡说八道,但是细细想来,却发现似乎并没有什么错漏的地方。

周梦臣又是在偷换概念。将天解释成为大自然,或者生物圈。与之前天感应之中的天完全是两个意思?

周梦臣低声说道:“陛下,可知道历代天帝之变?”

嘉靖顿时大感兴趣,说道:“什么天帝之变?”

周梦臣说道:“陛下以为着上帝召见赵简子的上帝,与之后的五方上帝,乃至于而今的玉皇大帝是一个吗?”

史记之中,就有上帝召见赵简子,赵简子昏迷五而醒。至于五方上帝是刘邦搞出来的梗。,玉皇大帝更是在宋代才塑造出来的神邸形象。可以说古代中国中各个时代所谓的至高神,看上去是一个,细细分别,却未必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