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使臣赵全(1/2)

第六章 使臣赵全

用面子换里子,这个买卖到底划算不划算?

一时间拿不了主意。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毕竟通贡对蒙古这边是极大的利好。别的不说,单单是马匹。一匹战马在十几两左右,数千匹。数万两乃至于十万两以上。这笔钱从大明购粮食也好,还是其他紧要物资也好,都是一笔很多的财富。

但是战马在原之上,仅仅是战马而已。

而且蒙古手中的拳产品也不仅仅是战马,还有更多其他的牲。总之,任何军事乃至政治行动背后都要有财政的支持。只要能通贡。蒙古的财政能够立竿见影的好转。有了钱很多事都好办了。

虽然心动了,却也想不出其中有什么利弊。

问道:“太师,你觉得此事如何?”

张惠一时间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其实这个问题张惠早就思量过了。辛大败之余,对内要面对蒙古各部的不满绪,对外要面对大同周梦臣的咄咄之势。这个危机该怎么化解?最好的办法是先面对一方面的问题,想办法将另一个问题想办法搁置或者拖延。

议和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不管是真议和,还是假议和。

拖延时间,等自己缓过劲来。

但张惠毕竟不是一心一意为蒙古着想的。故而他在这一件事更多思考的是另外一个角度。那就是如果议和对大明如何?对大同镇如何?

这个问题才是张惠想不明白的事

天下有很多是一心一意想要复套,结束绵延的战争。但是有一些却未必了。很多支持复套这一件事,也是想要结束战争。而不是想要丰州滩这几个县的土地。

所以,如果鞑子能够安安分分的。边境从此长治久安。那么和议也不是能接受的。

诚然,双方有血海仇。张惠也从来想着报仇。但是张惠毕竟不是一般。如果真能让双方太平相处。子孙数代不见兵戈之声。他的仇可以不报了。

毕竟是要先前看的。虽然很痛苦。

张惠看得出来辛这一次和议,虽然是战败失利的况之下提出的。但辛格,这个和议并非不能长久的维持下去。毕竟辛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地位,而不是战争。

如果通贡给辛带来足够的好处。能为他稳定蒙古起了大作用。那么打仗做什么?

只是张惠不知道,这个计划对周梦臣是好是坏?

张惠心思电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道:“大汗,这一件事还是要大汗自己决断。毕竟有些事不是臣子可以置喙的。”

也明白,其中去汗号,称臣,等等一些面子上的问题,受辱的是辛自己。

想了想,说道:“总要试一试。不然今年算了。大同快要秋收了。听说周梦臣也要回京了。但是明年是一个什么局面就不清楚了。特别是明年开春之后,大明说不定就有行动。”

“总之,如果大明那么有诚意就好好谈谈。如果没有诚意的话。能多争取一点时间也是好的。”

赵全说道:“大汗英明。”

说道:“但是谁为使臣?”

这一句话,让所有为之一静。

蒙古使臣不好当。首先蒙古普遍是勇武有余,智慧不足。蒙古之中将领不少。但是可以承担使臣的却少了。毕竟外场合之中,更多是考验智慧。所以之前俺答派得使臣都是汉出身,白莲教的比较多。

但是大明做过一些很没品的事,那就是杀使臣。

一方面是地方文官瞧不起鞑子,另外一方面却是白莲教乃是朝廷下了必杀令的。就好像美国派了红色通缉令名单的作为美国大使,这个抓不抓?

反正在大明官员来看,别以为你套了蒙古使臣的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你分明是白莲教的某某。自己送上门了,我就不客气了。

所以,这些使臣立即下狱。秋后问斩。

当然了,这是当时俺答实力并不大的时候,当俺答大军兵临居庸关之后,大明就再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了。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也。

当时蒙古实力尚在,而今实力大损,非三五年不能缓过劲来。

明朝的官员会不会故态复萌?这真不好说。

赵全微微犹豫了一下,说道:“臣愿意去。”

说道:“你不怕死?”

赵全说道:“臣为大汗效力,不惧生死。”

说道:“好。你就代我走一趟吧,不要去大同,绕道宣府,直接去北京。”

赵全说道:“具体条件还请大汗示下。”

说道:“无非是称臣,受封,通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