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巡边(1/2)

第一百零一章 巡边

周梦臣此刻感受到了一丝丝江南府县的感觉,别的地方受灾之后,都是发赈灾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而今他们只求朝廷少拿走一点赋税。还未必能够成功,而今江南被倭寇肆虐。到处用钱,江南百姓还要承受沉重的赋税,并且供应朝廷。

岂能没有怨念。

只是现实就是这样,周梦臣只能期盼,会哭的孩子有吃了。要好好叫一下苦,希望能多留下来一些银子。

杨继盛自然知道,该怎么办。也知道大同当务之急,从来是军事。是鞑子。他说道:“你放心便是,其实你回来了,不需要你做什么,只需你的在这里,这上上下下也都有了主心骨。”

救灾是一个繁琐的而劳累的工作。有杨继盛的分担。周梦臣无须多过担心,但是巡边却也是一个风险很大的事

周梦臣巡边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向鞑子示威。让鞑子知道,虽然经历了一场地震,大同镇依然不可轻辱。

只是这分寸就不大好掌握了。

一定要耀武扬威。毕竟鞑子听不懂其他语言的。只要刀枪能与之对话。展示实力,才能让鞑子打消妄念。但又不能太过耀武扬威。无他,太过了,反而给一种心虚的感觉。

说不定鞑子会觉得大明外强中

周梦臣从来不怕与鞑子打仗。但问题是,而今大同正在赈灾。再加上被北京吸血,一切存在都不妥当。而今开战,不过再打上一场徒劳无功的胜战而已。如果不能一战而定,这样的战事,周梦臣觉得,并没有什么必要。

所以怎么震慑鞑子,就要好好琢磨一下了。

周梦臣决定出塞巡视。

在大明全盛之时,每到秋天,都会有将领带着一支骑兵在边墙外,进行例行巡视活动,一般来说,要持续几个月。秋出发,到了快要冬天才能回来。巡视范围一般是边墙外三百里的范围之内。

因形势不同。有不同的做法。

如果与鞑子敌对。那么就放火烧荒。如果周围都是亲近自己朝廷的部落。就是震慑各部。并防止有鞑子南下,影响秋收。

周梦臣决定,他不巡视边墙了。而是出塞。

于是,他从骑兵之中益求,选出万骑。在朔州之战后,虽然有相当一部分能战的骑兵,被马芳带到了京营之中。随即骑兵也开始了大扩军。而今五万骑兵的架子已经搭好了。

只是数扩充太多,战斗力难免有所下降。不过,挑细选的骨,还是没有问题的。

可以说大多数都是打过朔州之战的骑兵。用周益昌,刘浃,麻锦,麻贵。等大小十几员在战事之中锤炼出来的将领护送着巡视原。

至于李儒,戚继光,麻禄等大小将领都按兵在边墙上驻守。

一方面准备随时接应,另外一方面也要抓紧时间修缮边墙。

不需要修缮太好。最少要打通各部之间的联系,让整个边墙形成一个整体。纵然没有地势。但是缓急之间,也能完成军队集结。大不了与鞑子野战便是了。反正朔州之战过后,大同镇上上下下,从骑兵到步卒,都一点不害怕与鞑子打仗,甚至还有一丝丝跃跃欲试。毕竟大同军官团们都明白,只要打仗,才有他们的荣华富贵。

周梦臣先到玉林城。

地震之后,玉林到杀胡的道路短暂的中断过一阵子,也影响了货物流通。以至于玉林关的贸易也中断了。

周梦臣到来之后,很快督促下面再次大大方方的开关贸易。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在玉林数之后,就提万骑东行。

前文说过,玉林城是距离青城最近的一座城池,本质上,是大同边墙的一处突出部。从玉林城直接东行,其实并不是沿着边墙行进,而是在边墙以北百余里的地方行军。

这一片区域。算是两不管的地方。

在大明强盛的时候,这些地方都是大明牧民,或者开垦的土地的。但是随着鞑子强盛,大明的实际控制线都缩到了边墙以南。边墙成为了最前线。鞑子一度在边墙外放牧。

嚣张之极。

而且辛大败之余,自然退出了临近边墙的土地。

而明军也不能对这些土地实行有效地管理。而且大同还缺,也不会让百姓出塞开垦。即便放百姓出塞开垦。百姓也未必肯。

这一片地区就是大明的军事辐区。

周梦臣本以为是无区。但是细细巡视才发现,是有的。而且是蒙古

一些零碎的蒙古部落,大多以家庭为单位,一家十几个,都是从蒙古那边逃过来的。一来躲避蒙古大部落的压迫。二来也是贪恋这里的水丰盛。周梦臣索,将这蒙古编户,安置在边墙之外。分给盐,粮食都生活物资。唯一的任务,就是为边墙提供预警。

就这样周梦臣前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