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这热度要怎么蹭?(2/3)

?”

“发布公告,连订三个月以上的顾客,会收到一个酬宾码,下一本书可以优惠10%订阅。”

“为什么不是直接这本书优惠?”

“先让他们吐点钱,不然体现不出优惠和不优惠的区别。”林叶解释道,“再说了,下一本书再优惠,不想费的,不是就一定会再继续买书?然后继续收到优惠,以此类推。我们需要长期计划,稳定销售。”

“书源呢?怎么保证又有他们感兴趣的书?”

“您怕松苗没作家?”

“呃,哈哈哈哈!我多虑了!好,我这就去办!”

叮咚!门铃在这时候响了。

“大晚上的,谁来窜门?”穆林嘟哝着去应门铃,“请问哪位?”

“是我,谈斯文。”

“哦,上来吧!”穆林按开了楼下防盗门的锁,“叶子,找你的,吉他男。”

“知道了。”林叶离开电脑,泡了茶,就见谈斯文已经进门。

“坐吧!”林叶对谈斯文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聪明!”谈斯文坐下喝了茶,“我想跟你商量个事儿。”

“请说。”

“不是要发工资了吗?我想问,我可不可以不要工资,用工资换个推荐位?”

“这是开后门?”穆林也在一旁坐下来,一副“我要八卦”的姿态。

“我要工资啥?当泛泛之辈的朝九晚五?不是我的风格!”

“你先说说你怎么想的。”林叶开启了聆听模式。

“现在的推荐位有12个,上面大多数是订购排前的大佬们,新没几个。”谈斯文开始阐述他的想法。

“我们新想要曝光率,暂时无法和这些资作家比拼,想要出地,要熬到几时?现在是网络时代,喜新厌旧的程度堪比如换袜子,晚会的曝光热度已经快烧完了!

“我得在热度消退前继续曝光啊!所以我希望能增加推荐位数量,或者增加一个推荐榜,你觉得呢?”

“让我想想。”林叶没有反对,也没有立即同意。脑海的“思索机器”却是像上了发条,飕飕地运转起来。

的确,不单单是谈斯文,现在的新很多都没有耐心和信心去坚持好几年,等出了好几本书之后才有知名度。很多有才华的,因为没有曝光率和官方的作,在数据不如预期的况下,便会另寻出路,甚至就此搁笔了!

想要留住好的苗子,就要给他们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让他们知道,写作也是一条可以走到底的生好路。

松苗本身就是像苏柏衫说的,励志当文墨客的伯乐的。那多给他们创造一些条件和途径,也不是份外的事。

林叶同时也不想挤掉销售明星大腕的推广率,所以,谈斯文的“新开一个榜”很有可行

但这个榜要如何开呢?

“我觉得可以开新榜,这个提议不错。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吗?”

“想我说的,新用保底薪资换,上新书榜。时间周期半年不多吧?”

“半年,有的书都完结了,最多三个月。”林叶提醒,“而且,如果太多呢?我们的榜单要怎么定呢?多少需要上榜,怎么评定呢?如何做到公平,有机会呢?”

“这,我没有想过那么仔细。”谈斯文陷了失落。是啊,他只是一个想出名的文,没有想过运作起来还有很多的细节。果然,到了实际作和经营层面上,他就没辙了。

“你先等一下,可能还有一线生机。”林叶看他有些焉,给他打气。同时拿起电话,给刘志扬又发了消息。

“林叶啊,刚刚说的事我在办呢,还有什么要提醒的?”

“不是刚刚的事。”

“啊?那是……?”又有新的任务了?

“我想问一下,你对新作者新书门类熟悉吗?我们有多少类型的新书,每个类型差不多多少?”

“差不多六个门类,每个门类50到100不等。”刘志扬回答了她之后又问,“问这个吗?”

“谢谢刘叔,具体改天再说,您去忙吧!”

“好!”

放下手机,林叶有了新点子。

“谈斯文,你看这样行不?”林叶开始把想法说给他听,“我们开新榜分六大门类,每个门类每星期推6本书。新手作家在发书一个月后,可以要求上榜。

“每本书、每个月只能上一周,只能前三个月上。提出上榜的,每月扣除一周的薪水。

“作家可以要求在哪个阶段上榜,上榜多少次。”

“为什么让作家选推荐次数和时间?”

“因为有的书开比较好,有的书慢热,而且每个经济条件不一样。让他们自己决定比较自由。”

“我懂了,这个提议我赞同。谢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