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巧遇李自成(1/2)

大明裁撤驿站的决定已经成为定局,因为风声已经传过来了,所以驿丞和驿卒办事也就不上心,表面恭敬无比,背后却是敷衍了事,一应供应奇缺无比。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找了他们,他们也就是千苦万苦,为此,赵兴当然不能拿出自己的威风来和他们呕气。

好在天下锦衣卫十四卫所,除了京师六卫外,其他都分布在各地,就在这沟通山西和京师的太行最重要的关隘上,就有锦衣卫一个百户所,五六十的样子。

赵兴的到来,这个百户第一时间迎接自己的上司,这个百户钱,至于叫什么,赵兴没有记住。

总算是看到了自己家,赵兴抚慰了他们的辛苦后,就拿出银子,请他们代购今

这个钱百户接过任务,还是小心的提醒:“大,再往西去,粮食物资就稀缺了,是不是在这里留一下,然后准备充足了再行?”

赵兴询问:“难道山西的大旱也非常严重了吗?”

这个钱百户就苦笑着道:“其实比大想象的更加严重,互相换孩子相食的已经比比皆是了,所以属下才有此提议。”

赵兴当然知道西北之苦,但那不过是史书里的记载,还用的是春秋笔法,一代而过。“饿殍遍地,相食,”短短的几个字。这几个字在那达官贵写的书中,也真就不过是毫无生气的几个字罢了。而同样对后世没有一点饥饿体会的赵兴来说,更是平淡的没有任何概念。

对于这个尽忠职守的钱百户的建议,赵兴给予了接受和赏赐,然后委托他们就在这里采购一批粮物资,准备耽搁两天再走。

没有事做,两个媳想要出去逛街散心,这是孩子的天,赵兴也就依了她们,毕竟总在军营里,一路行军,也是憋闷坏了她们姐妹。

赵兴也想趁机先了解下山西的概况,做到心中有数。于是,便换了常服,在当地一个便装小旗的引路下,跟在叽叽喳喳两个媳身后做了保镖。

固关是连接直隶京师,山西这面最重要的关,行商贾都将这里当做一个重要的落脚点,平定县县衙就设置在这里。

因为是东西要道,也就显得相当的繁华。

当然,所谓的繁华,在赵兴的眼里,连后世一个普通的镇子也不如。街道败肮脏,两面沿街店铺低矮昏暗,往来商贾的确不少,但更多的还是流民乞丐。

可能流民乞丐是新中国以前几千年固有的风景吧,所以,大家也就习以为常。富贵对他们不屑一顾,更没有半文钱施舍,只有平民百姓,才能给他们半碗稀粥。同可怜穷的,还是穷

面对满街密密麻麻的的流民乞丐,秀芬想要施舍给他们几个大钱,却被翠艳和赵兴阻止了。不是他们心狠,而是秀芬一旦施舍,就会被这么多的乞丐最终撕碎了。为了安全,大家只能麻木不仁。

走在大街上,两姐妹对山西的新鲜物产及感兴趣,这其中包括山西风格的糖

而赵兴却对着街道两边,绝对是古董级别的建筑感兴趣。

正走着看着呢,东面突然一片哀嚎哭泣,接着就是一大批流民慌的奔跑过来。

陪着赵兴做引路的当地小旗,赶紧将赵兴和两姐妹,保护着躲进了路边的一个面馆,神倒是没有什么紧张。

赵兴纳闷的询问:“是不是前面出现了什么动?”

这个小旗拱手:“少爷不必惊慌,这是前面关的官兵,见想要出关去直隶京师的难民太多,开始驱赶他们了。”

翠艳皱眉,问了一个在赵兴看来,就是一个白痴的问题:“直隶和京师毕竟还算富庶,为什么不放这些难民一条生路?”

这个小旗看了眼赵兴,然后恭敬的回答:“少不知,山陕大旱天灾,虽然所共知,但做为山西地方狗官,却要将这事盖着,怎么能让他们进直隶京畿惊动天子呢?”言语中,这个小旗对山西的官员也是愤恨,这也是继承了锦衣卫和官员死对的本

这时候,一声捶打桌子的声音在店里响起:“这群狗官,他们西堵陕西逃难的流民,东截东去百姓,就为了他们所谓的政绩乌纱,就要将这几十上百万的百姓,活活的困死在这里啊,这帮贼狗官,该杀,该杀。”

赵兴回看去,却是一个高大的汉子,坐在一个乌漆麻黑的桌子边,捶桌咒骂。而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个铁塔一般的汉子,豹眼圆睁怒火。而一个略显单薄的年轻正在劝说着诅咒的汉子:“叔叔慎言啊,以防官府暗探锦衣卫听了去,召来无谓的麻烦。”

结果那个豹眼汉子瞄了一眼这面食店里,唯一穿戴体面的赵兴一伙:“听了去又怎滴,老子辛辛苦苦从陕西一路过来,就是想去直隶讨个活路,结果却被堵在了这里不死不活,命都快没了,还怕个鸟事。”

赵兴看到这群已经关注了自己,本不想多事,但外面混还没有平息,一时半会也出不去,为了减少这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