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巴豆大法(1/2)

今年又是一个暖冬,从冬以来,到了现在的1月末,本来在这北方应该是大雪封山,河流冻结,可惜,现在冻结的不过是小河罢了,像三岔河这样的大河流,不过是靠着岸的地方,才有一些薄冰,河的中间依旧有河水缓缓的流淌,在早晨的时候,一层薄薄的雾霾,袅袅地升腾着,幻化出一道美丽安逸的风景。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现在这个时候,这条河,是双方共有的饮水河流。

在刚开始八旗进兵京畿的时候,皇太极曾经严格的下令,不许将士们用汉的井水,以防下毒。

之所以下这个命令,是在辽东的时候,吃过反抗汉的这个亏。

们反抗,虽然没有能力拿起刀枪对着,但他们的反抗是无所不在的。

已经占据统治的八旗将士、真族,发现了自己的常生活需要十分小心翼翼,因为他们周围出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事:三四个正在喝酒,突然趴倒两个,吐白沫一个,另一个神志不清,经过抢救才捡回条命,经过调查发现酒内有毒;三四个正在吃饭,吃的是刚刚从从某家汉家中顺手抢来的一小猪,烤猪,那叫一个香。鉴于最近风声比较紧他们明智的没有喝酒,正拿的猪蹄子啃呢,突然一个仰身翻倒在地,吐白沫神志不清身体抽促,之后经过化验,他们吃的这猪身体内有毒。

类似的事还发生在鸭鱼各种牲畜上,为了避免此类况,很多无不欢的选择吃素,再怎样还是命重要啊!那个时代没有化学农药,没有有毒物质残留,没有化学污染,就连蚜虫都很少见,瓜果蔬菜都是绿色健康无公害,吃这些绝对是安全的。果不其然,吃素之后中毒事件直线下降。

不过好景不长,某天有两个正在巡逻的八旗士兵,随身带着粮,大葱卷饼。其中一个比较饿,拿起来就吃,另一个下嘴慢点还没送进嘴里,也算他运气好,先前的那位突然神色一变,再皱眉,再痛苦,再歪眼斜,再吐白沫,倒在地上不省事。最后调查发现,原来卷饼中的那颗大葱被下了毒。

为此《满文老档》之中专门记载了努尔哈赤对此下达的最高指示:

“有投毒于水,于盐中,用毒药养猪出售。官兵不要在买猪之宰杀,须经过几天,药毒散尽后,才能杀,才能吃。用水用盐时,要仔细查看,要谨慎。对于买来的葱、瓜、茄子,以及、鸭、鹅等,也要慎重,防止中毒,不要中计,小心上当。”

牲畜不能吃,蔬菜不能吃,瓜果不能吃,零食不能吃,貌似就剩下水了,光喝水,这总可以吧?

有句老话形容一个运气不好,运气不好到什么地步?“喝凉水都噻牙缝”,在当时这句话可以有另外一种说法“喝水都吐白沫浑身抽搐”。

(再次说明以上事例绝无个杜撰,全部出自《满文老档》,因为这件事差一点就发生在努尔哈赤自己身上。)

有一次努尔哈赤去海州视察,中午坐下吃饭,就抓到两个汉在井边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上前一调查,发现这两身上藏着两个小纸包,包里藏有剧毒。

所以,这次进区,皇太极特意下令,联军不能喝死水,要喝活水,活水不能下毒。

站在上游三十里的地方,这是八旗夜不收最远的巡哨距离,赵兴亲自指挥,将一桶桶的豆水,均匀而缓慢的倒进三岔河里。

三岔河将这些豆水,安静的带向了下游,进了双方的取水区。

这时候八旗的大营炊烟袅袅,伙夫开始到河边提水做饭,战马也被马夫赶出来,开始在三岔河边刷洗饮水。

八千多匹原良马,今非常欢畅,因为这些水真的是那啥山泉有点甜啊。原先喝个饱就成了,结果今天却喝个足。即便这样,那些喝足的马儿还不愿意离开,还想多喝一点。要不是马的主怕马儿喝的太多,影响即将的战斗,说不得马儿脆就将脑袋在河里不出来。

赵兴坐在大帐里,神经兮兮不断的问赶回来侦查的锦衣卫:“怎么样?有效果吗?”

第一个回来的锦衣卫禀报:“敌营刚刚开饭,还没效果。”

不大一会,又一个锦衣卫回来禀报,敌营已经饭罢,正在整队,随时准备出战。

但半个时辰后,一个鼻被布巾裹得严严实实的锦衣卫进来,呕着汇报:“臭啊,太臭了,现在的敌营就好像是一个大粪坑。”

又半个时辰,一个晕晕乎乎的锦衣卫还没等汇报,直接就晕倒在地,这是被熏昏了。

看到这个状况,赵兴一跳八丈高,兴奋的大吼:“聚将,点兵,我们出击我们要四千对八千,全歼敌。”

所有的将士早就整装待发,闻令行动,跨上战马,杀过浅浅的三岔河,冲进了臭气冲天的八旗营地。

八旗的营地已经是臭气冲天,彻底的变成了一个大茅厕,当赵兴冲进来的时候,他看到所有的战马,都双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