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崇祯的脸面(1/2)
“孙师傅,你是朕的老师,虽然朕知道您年迈,但辽东的烂摊子,还得您去收拾啊,也只有您才能收拾,所以,还得辛苦您老
劳,朕这里先谢谢啦。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孙承宗站起来,感动的施礼:“有皇上这句话,便是
身碎骨肝脑涂地了。”
这时候崇祯面向满桂:“朕封你的辽东经略,担子重啊,不但要收拢关宁铁骑之心,更应该为国所用,不能再让建
打到我们京城来了,这很没面子的。”
满桂信誓旦旦的保证:“但凡有臣一
在辽东,就保证建
再也看不到巍峨的永定门。”
这时候,赵兴难得的
了句:“孙师傅,满大
,筑磊死守,不但耗费了国朝巨大的钱粮,而且太过保守了,正所谓,最好的防守,就是主动出击,只有掌握主动,才能让敌
疲于应付无力他顾,反之亦然。”
对于赵兴再次的旧事重提蓟州对孙承宗的批评,孙师傅陷
沉思,满桂
以为然,崇祯大加赞赏。
这倒不是崇祯懂得赵兴的理论,而是赵兴的办法能让自己省钱,现在的崇祯对钱敏感。再他的思维里,凡是能给自己省钱的,都是真理,都是忠臣。
赵兴看着跃跃欲试的满桂,他还真怕这个好战分子莽撞行事,于是小心提醒:“这次皇太极虽然元气大伤,但不要以为三五年内就没有了继续进攻的能力。要知道,建
是全民皆兵的,十三四岁的孩子,就能上阵杀敌。而据我的锦衣卫坐探回报,皇太极回了辽东之后,准备全力整编出蒙古八旗,再整顿辽东汉
,组建汉八旗,如此一来,他的军力不落反升,当心啊。”
听到这个消息,满屋子的
都大吃一惊:“此消息可确实?”
赵兴痛苦的道:“这次建
寇,虽然没有获得他们想要的,但却探出了大明外强中
的实
。他们对下次
寇已经跃跃欲试,所以,他们开始整军
武,准备下场的战争,大家不得不防啊。”
这下,这刚刚恢复愉悦的气氛,再次被打
了,气氛再次变得沉重了起来。
“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崇祯坐不住了,开始在地中间焦急的踱步。
赵兴趁势提出:“请万岁下旨,重开东江镇,命令毛有德为帅,再次成为后金的后患,与辽西成为犄角,下次皇太极再敢进兵关内,让毛家兄弟掏他的老窝。”
崇祯站住,然后看了一眼赵兴,点
道:“此是正法。但袁逆擅杀毛帅,而毛家三兄弟多次上书为毛帅复名,言语里多有戾气不平,朕恐怕一旦让他们掌军,会发生不忍言之事啊。”
袁崇焕被剐,毛家三义子,就是后来的三顺王,就一起多次上书给崇祯,请为义父正名。为此,三兄弟还特意写的是血书。
但一来是崇祯放不下面子,二来,就是上书中那种戾气不平,让崇祯感觉很难受,不舒服,所以就压着不放。
赵兴为了完成毛文龙的嘱托,也是为了明年毛有德毛仲明两
叛
山东,未来没有三顺王,他必须要居中调和。
所以站出来道:“袁崇焕杀了毛帅之后,皮岛等地原先东江镇将士已经散了心了,才有这次皮岛将士坐视不出。但只要恢复东江镇,让三义子为帅,就可再聚
心,又可为辽西牵制敌
,让皇太极不敢再次
寇京师。”
孙承宗点
:“这是最正确的办法,但三义子对袁逆杀了毛帅大有怨言,一旦让他们成军,正如皇上所虑啊。”
赵兴笑道:“当初袁崇焕为了他不可告
的目的,擅杀毛帅,自毁长城,那是他的罪。后来皇上为袁崇焕背书,其实是被袁崇焕蛊惑蒙蔽。正所谓,周公恐惧流言
,王莽谦恭未篡(下士)时,不正是如此吗?同时皇上也是从大局考虑吗。”
赵兴递上的这个坡,正说到了崇祯的心里,当时拍手:“对对对,赵
卿说的对极了。”然后故意感慨:“还是赵
卿懂得朕心啊。”
“三义子,都背负着和后金灭族的血海
仇,他们是不会投降后金的,东江镇之兵,哪一个不是和后金苦大仇
?即便他们想投降,将士们也不会跟着投降的。”
后来投降满清,那都是朝廷的那帮官员给
的。先有崇祯坚决不同意给毛文龙平反,再有朝堂大佬步步紧
,又有山东大小官吏层层压迫,带着为义父复仇绝无的心
,才不得不叛出山东,投降了满清。
而现在赵兴所做所为,这一点大家都点
赞同。
“而三义子对毛文龙的忠诚已经不能用父子可比的了,所以,臣心思黑暗,请封毛帅之子毛承斗为东江镇总兵官。但毛承斗年幼,为体现皇恩浩
,请皇上在京城赏赐田宅,接毛帅发妻张氏妾田氏在京培养毛承斗。”
之所以赵兴有这样信心,只要捏住毛文龙家属,就能拿捏住三
,身体在历史的结局上获知的。
真为义父复仇,才甘心投降杀了他们全族的敌
,可见三
对毛文龙忠心到了什么地步。同时,当三
被封三顺王的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