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提个小要求(1/2)

城东那边,窑厂已经出了第一窑,一切顺利。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边窑比青莲乡严码村的大一倍,每一窑能出二十万多块砖。

李国强晓得,这一窑就能挣上四万块。

一座窑,一年就是百万收。这在李国强看来,这个收是恐怖级的,一般根本想不到,也不敢想。

不说别,就是自己前年把又敢想?

因为在郊区,城区用量更大,这红砖抢手得很,订单已经排到了三个月后。

在城东乡建二窑想法再次提上程。

预制厂在城东乡和东窑村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建成,再过两天就投产。

这个预制厂规模大,用了六十亩地。

这边还没生产,订单便像雪片飞了过来。

一来是因为李国强之前便有超英楼板在城区销售,因为质量过硬,注意的很多,经常有找超英集团希望采购。

二来呢,建材往往是相互关联的,采购红砖的,一般都需要预制板,童国那边做足了宣传,自然不少跑过来预订。

李国强感叹,现在经济越来越好,这建筑市场想不火都难。

自己是不是站在了风呢?自己会不会就些飞起来了呢?

必须尽快找一个能力较强的负责青莲乡那边,让钱玄腾出手来管理全局,还他总经理的真正身份。

自己现在力主要放在了文通电子元件厂,集团的事反而很少有时间过问了,钱玄必须尽快掌控全局。

现有的几个负责,朱援朝负责二建,王建顺负责严码窑厂,王德兵负责预制厂,都各司其职,腾不出手来。

这几个做部门一把手都没有问题,但要是让他们负责这三个部门,他们还真都不适合。

脑海里把熟悉的都过了一遍,没有选。

一时间,李国强没有了主意。

现在的农村,刚从集体经济走出来没几年,成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进厂打工的都还是少数,管理企业这样的真是凤毛麟角。

看来这事急不得,宁缺勿滥。

一个星期后,李国强去县里找周全友副县长和孙县长汇报工作。

文通电子元件厂的改革,现在是县里的重戏,有标杆的作用。

改得好了,下面会全面推开,既发展了经济,县里也可以甩掉很多包袱。

看到李国强短时间内便主动来汇报工作,孙县长还是非常满意的。

听了汇报,孙县长放心不少,李国强采取的措施还是比较得力的,也很独到。

改革嘛,就要彻底,就要有新举措。

不过,他似乎感觉到了李国强的改革很大胆,大胆得有些东西必须提醒他。

“国强啊,你这一星期的工作,我还是满意的,照这个样子下去,很快就会见到效果的。”

“不过,你对销售员那个大胆的暗示,会不会有些过啊?虽然现在是改革开放,可也不是随心所欲,有些东西还是要有界线的,越界了就会出问题。”

“孙县长,销售问题不解决,厂里生产搞得再好也是白搭,对于一个厂子来说,质量是生命,销售是王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前年去苏南考察,我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的乡镇企业之所以蓬勃发展,销售这一块是立了汗马功劳的。”

“孙县长您放心,我也给他们立了规矩,违法的事坚决不能,谁谁负责。”

“你的意思我懂,只要不违法,打些擦边球,对吧?”

“孙县长,销售的都不容易,跑断腿,磨嘴,看尽了家的脸色,也不一定能拿到订单。”

“现在外面的形势发展很快,也滋生了一些不良风气,可也形成了一种习惯,还像我们原来那种做派,根本做不好销售的,必须给他们一点灵活机动的空间。”

“国强你说的确实不错,我们县厂子大面积出了问题,多数面临倒闭,销售这块真是出了大问题,好多产品原来是享誉全国的,现在落得个垂死的下场,实在令痛心。”

“你的方案我原则同意,不过,我要强调的是,注意分寸,注意方式方法,绝对不能过线。”

“您就放心吧,我又不是想到文通一年就拍的。”

“你说要给每个销售员配备移动电话?”

“是的,孙县长,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有些战机不能及时把握,那些订单很快就成了别的菜,销售员必须能够保持和厂里的及时顺畅沟通,抓住一切可能。”

孙县长笑了笑,“我是担心你这样做,我们县直机关的部会红眼。”

“红眼,就让他们到我厂里上班,也给他一个销售员当当。”

“已经有说你胡来了,注意些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