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宣泄不满(二合一)(3/4)
逆期可能更严重一些,我们多包容徐徐引导就是了。
朱广亚心里一慌,急忙上前挽尊。
“周默同学,我也是才若渴心里太急切才没注意到个别细节嘛,更何况我和老司是多年老朋友,到了我们这个岁数就没那么多讲究了,你说呢?”
朱广亚说完偷偷瞄了眼领导们的表,见领导们脸色都缓和了一些心中就有了底气。
他脸上浮现出非常诚恳的表,用万分真诚的语气接着说道。
“量子计算机是未来大国竞争的焦点,你既然有这个天分就应该投身其中为我国再次强盛作出应有的贡献嘛。我老了,希望你能体谅一个老想把一辈子心血传承下去的心
。”
王跃鹏等听到这句话后也是频频点
。
朱广亚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也是因为这个理由。
往小了说,伏羲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在计算机,但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太快以至于伏羲学院技术储备出现了危机。
老一辈都老了,对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已经力不从心。
中生代虽然有很多栋梁之材却无能打
前辈的天花板打开新局面新高度,但科技领域就是这样,停滞就意味着落后更不要说高速发展的计算机领域了。
新生代有几个好苗子但需要成长时间,伏羲等不及他们成长。
所以,东序大学以及伏羲学院需要一个门面物。
从大局上来讲,无论是内阁还是项目组都已经意识到量子计算机取得突的关键在于
才。
更准确地说法是需要有一个能融会贯通数学、量子物理、计算机语言、材料、半导体等领域相关知识的核心才。
他或许不是各领域中专业水平最高的。
但因为他在各领域都有较高的素养,所以他能把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思维有效的转化为其他领域的专家能理解的概念和思维,打专业屏障解决跨领域沟通效率低下的局面。
显然,能用一篇论文解决数学、计算机与物理三大领域难题,又在工智能、能源、机器
、材料等领域展露
角的周默是最适合的
选。
那么问题就来了,量子计算机课题的未来核心物是东序的
还是震旦的
?
一边是母校一边是母校的竞争对手,身为东序校友的领导们能保持公正、公平吗?
周默并不知道这些背后的考量,他只知道朱广亚这句话在造势。
老实讲,他真没想到朱广亚的话术能力如此高,一开就搬出大国竞争和老一辈
心血传承问题,可谓理正
真意切,觉不符合周默记忆中理工男的木讷形象。
不能让他继续扯下去了,必须先堵住他的嘴!
于是,周默冷笑一声后直接开驳斥所谓传承论。
“刚才说你自私,没想到你还很无耻。我老师比你还大一岁呢,你希望我体谅你的心,那么谁来体谅我老师的心
?”
朱广亚下意识地看了眼司南。
周默说的没错,今年65岁的司南确实比他大了一岁。
可是司老已经有好几个已经在材料、超导、半导体领域担起大梁的学生啊,我没有!
王跃鹏等也是愣在了原地。
因为他们的偏心,导致他们下意识地忽略了司南这边的实际况。
司男也老了,他领导的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半导体等大国竞争关键领域也需要培养接班,而周默就是他选的未来领军
物。
更关键的问题是周默已经作出了成绩……
东序对震旦、朱广亚对司南、一个领域对多个领域,事怎么闹成这样了?
周默没有放过朱广亚。
既然你脸皮厚那我就多扒几层下来。
“我承认你在量子计算机研发上有共享。但今天讨论的是我要不要跟你学习的问题,所以我们先抛开项目管理上的功劳仅看技术层面。”
周默语气变得强硬起来.
“量子计算机分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朱先生你研发的量子计算机有一半的超导材料和半导体晶管来自震旦,没有我老师带着震旦大学几大实验室以及全国超导材料和半导体专家全力支持你,你的算法跑得起来吗?”
“我也懂量值算法,否则也不会找到量子纠缠数学建模的钥匙。而且致远学院的苏润清院士也是量子计算机项目的算法专家,我跟他学算法不行吗?
国家量子计算机项目什么时候变成东序大学的项目了,我在震旦就不能搞量子计算机了吗?”
王跃鹏和董子健两几乎同时皱了下额
,周默的这个说法让
没法反驳。
而且,周默也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来,能用一篇论文解决了计算机、物理、数学三大领域的难题的怎么会不懂量子算法呢。
“更何况……”
周默好看的鼻翼微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