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 一切就绪!(1/2)
因为比朗走廊是一条翻山路线,两端都可以作为起始点,所以刘墨昂并不介意在宾那村这边安排一个大本营。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届时,如果有愿意从纳木错这边翻山而过的游客,就可以在游览完纳木错之后,在宾那村这边办理相关的登山手续以及做完适应训练后,从宾那村这边出发徒步翻越念青唐古拉山。
但这样一来,宾那村这边自然也要组建一个和饶果大本营那边一样的班子,即建立一个综合登山训练营、医疗保障、后勤、向导、食宿接待等一系列内容在内的一个大本营。
这个大本营的主管,目前暂定的就是强次仁。
只要他得好,这个“暂时”就可以改成“正式”。
从目前来看,强次仁的工作做得还是挺到位的。宾那村的
虽然少,但周围还有
彭村、布朗村,这两个村子加起来也有几十户藏胞,再加上宾那村的藏胞,足以支撑起这条徒步翻山线路的运营了。
比朗走廊可不像攀登珠峰那样,一年仅有四十来天的窗期。比朗走廊这条线路只要不是遇到
风雪,几乎全年都可以走,就是冬天翻山的危险
大一些,到底要不要在冬季开放这条线路,刘墨昂还要考虑考虑再下决定。
可即便是从三月份开始到十一月份,一年也有九个月的时间。
只要这条线路能够打开名气,吸引更多的登山好者或者游客,那么这条徒步翻山线路绝对会成为一个吸金利器的。
别看一个团只有十个,而且还需要七到十天的时间才能走一次,可一旦游客真的多了,彻底拉开溜之后,只要天气允许,一天就可以发一个团。
比如说一号有十个游客想要走比朗走廊翻越念青唐古拉山,那么不管是饶果大本营还是宾那村这边就可以立刻组织这些游客进行适应
训练,然后由专业的
在
光城办理登山证,等游客的适应
训练完成之后,由两名向导带领发团。
当第一批十个进行适应
训练的时候,二号又来了十个
,那么就可以继续如此这个流程。三号十个
、四号十个
……
只要游客数量够了,只要天气允许,那么就可以形成流发团的模式。这样一来,不管是饶
果大本营还是宾那村,哪怕刨除掉天气因素以及其他因素无法发团的
子,两边一个月最起码都可以接待超过二百
次。
一个消费最低是一万五,二百
就是三百万!九个月就是两千七百万!
哪怕再少一倍的,一年还有一千三百五十万的收
呢!
扣除费用、食材成本、工、税费之后,仅仅是这个项目,一年最起码能给山南山北这几个村落的藏胞带来超过三百万的纯收益!平均每个
的
上,
均增收绝对要超过两万元!
当然,这里面肯定有收多的,比如说家里有
向导的,必然收
就多。可即便是家里没有做向导的,仅仅是安排食宿,一年也能增收几万块钱。
“刘总,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强次仁的家里,一间按照旅馆的布局改造好的房间内,扎西达瓦的小舅问刘墨昂。
“你说吧。”
“刘总,这适应训练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合格?”
“呵呵,你说这个啊?这个很简单,只要能够绕着这个村子跑上五百米,就算是达到标准了。”
“啊?这么简单?”
“可不就是这么简单呗。难道你还想上一套专业的检测仪器来检测?”刘墨昂笑呵呵的看着有些目瞪呆的强
次仁,“这种合格说实在的没什么标准,但有一个根本你一定要把握住,那就是只要是想走比朗走廊的游客,必须没有高反才行。而如何检测没有高反?绕着村子跑一圈是最好的检测结果。如果连五百米都跑不下来,那么也别谈什么徒步翻山了,上去也是一个大麻烦。这样的游客
脆不要让他们上去!”
“可是如果有一些游客或者体力稍微差点的无法完成跑步五百米怎么办?”
“跑不了五百米也不要紧,跑二百米总可以吧?哪怕慢跑下来也可以。不过在跑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他们到底能不能跑,别硬撑,否则容易出问题的。”
刘墨昂的这个办法其实是最有效的检测方法。这里可不是光城,更不是
宜,这里是海拔四千六的俄八措,而宾那村这边的海拔更是达到了四千八。
在这种海拔高度上,不具备徒步翻山的游客,别说跑二百米了,就算是快走二百米都坚持不住的。
只有能够最少跑二百米的游客,才具备最基本的登山条件,而能够一气跑五百米的,走比朗走廊是绝对没问题的。
这种检测方法虽然简单粗,但检测效果绝对最有效。
“我知道怎么做了。”
强次仁不懂就问的这一点让刘墨昂很欣赏。
做事最怕就是不懂装懂,最终害害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