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零章 巨大的收获(1/2)
“刘总,你这里的况真的是让我佩服的无话可说。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我到现在都搞不清楚为啥你这里的燕麦
长势会这么好,这不科学啊……”辛力蹲在种子田的旁边,一边用手轻轻地捋着一根燕麦
一边颇有感慨的唏嘘。
刘大老板同样一个极为标准的中国蹲蹲在辛力身边,笑呵呵的说道:“辛教授,您问我也白扯,因为我也不知道这是为啥。就连你这堂堂的大教授都搞不明白,我一土鳖咋能搞清楚?我只能说这里是受到念青唐古拉神保佑的地方,杰地灵!”
辛力翻了一个白眼,没好气的摇了摇。
俄八措的这剩下的三千六百亩工
场以及那一百亩种子田长势实在是太好了,这四个月来辛力一直想搞清楚这到底是为什么,可愣是没弄明白。
这些燕麦的种子都是统一拉过来的,是
光城统一提供的,不可能存在什么特殊
。这里的土壤条件甚至比当曲卡那边的还要差,温度也要低一些,可这边的燕麦
长势就是这么的好。
四个月的时间,这些燕麦竟然愣是完成了三次刈割,这在海拔四千六的区域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可偏偏这里就完成了。
还有眼前这一片种子田,长势更是好的让欢喜。这里的种子田长势简直可以媲美雅砻那边的燕麦
了。可雅砻那边的
工
场包括种子田基地的海拔却要比这边低了将近一千五百米呢!
一开始辛力认为是水的缘故,可是通过对当地雪山融水水质的检测,这里的水质虽然很好,可也远远达不到能够促进这里的燕麦长势这么好的程度。
这真的是用科学道理没办法解释的事。
或许,只能用杰地灵来这种唯心主义来解释了……
“辛教授,您估计这片种子田每亩能够打多少籽?”刘墨昂转移了话题,再聊下去他怕辛力又往实验室里钻。
这位老大哥哪儿都好,就是这科研态度太严谨了,严谨到堪称变态的地步。只要是搞不清的事,他能一个
在实验室中折腾几天几夜……
要不是这边这些时刻注意着辛力,到点就
流出动把他从实验室里拉出来,刘墨昂都担心他为了搞清楚这边燕麦
长势这么好的原因而猝死在实验室中。
“你这里的种子田长势太好了,我估计一亩地最少也能收获二百四十公斤的籽。如果真能达到这个数字的话,光是这一百亩种子田就能给你带来超过九万块钱的纯收益!”
刘墨昂知道辛力这话说的没错。目前在高原这边收购燕麦籽的价格在三块钱一斤左右,二百四十公斤的亩产量就意味着一亩地光是卖
籽就能卖七百多块钱。
虽说种植这些籽有诸如肥料、农药、购买种子、开荒、
工等费用,但别忘了不管是燕麦
还是种子田国家都有补贴的。像俄八措这边的补贴达到了一百块钱一亩地,而且种子田中的燕麦
不仅仅可以打
籽,剩下的秸秆也可以卖钱啊!
就算这些种子田每亩可以出二百公斤,那也是二百块的收益。
光是政府补贴就足以把那些费用抵消了,剩下的籽以及
,都是属于纯收益。
这么一算,一亩地的纯收益能达到九百元!一百亩可不就是九万元嘛!
其实在任何地方种植工
场都是挺赚钱的,像西海、边疆那边的
工
场,就算是有土地租赁费用,要是种好了一亩地还能有五百多块钱的纯收益呢。
只是高原这边气候太恶劣,海拔也太高,所以种植工
场大都只能在
宜、雅砻、后藏那边的雅江谷地来种植,太高的海拔产
量一旦达不到,收益是没那么多的。
可俄八措这边就不一样了,因为刘墨昂这个臭不要脸的有一个天大的作弊器,能够保证这里的工
场有足够的产出。所以哪怕俄八措这边的海拔更高,自然条件更恶劣,可种植
工
场的收益也和雅砻、
宜那边差不多……
如果刘墨昂不是为了带动俄八措以及周边村落的藏胞共同发展,如果不是刘墨昂把场的收益和当地藏胞养的牛羊结合在了一起,他只要把自家的这四千亩
场全都搞成种子田,光买
籽和秸秆的话,一年的纯收益都能超过三百万!
“呵呵,您也知道,我这些籽还有秸秆是不可能往外卖的。明年扩大种植面积,光是这点
籽都不够自己用的。”
就算这一百亩种子田能够打出两万四千公斤的籽,这点
籽最多也就够播种两千四百亩
场的。连明年计划中扩大
工种植
场面积的十分之一都不够……
“好,你能有这个想法我就放心了。刘总,你这里真是一片神奇的地方,你要是明年能够继续扩大种植面积的话,将会带动这一带的畜牧业快速发展。”
“辛教授,其实我今年准备种植这些燕麦之前就是这么想的。今年这四千亩地只是一个试验,现在看起来
况不错,那么明年我一定会扩大种植面积的。最少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