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预谋(1/2)
翌一早,天子车驾起行赶往长安。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刘辩一骑走在车驾右侧,稍微落后一些身位,以示对刘协尊敬。
此去长安,大量的百官、百姓相随,他自然不能像李肃之流一般对天子毫无敬意,作为皇家子弟,他更应为表率。
董横率十名卫士跟在刘辩身后不远,准备随时保护刘辩的安全。
再往后还有张辽、曹两
率领的两百军中
锐,作为危难关
的敢死队,哪怕牺牲自身
命也要护刘辩逃出重围。
然后便是天子西迁大军的最后,皇甫嵩、皇甫元父子各率一千军士跟随,一为刘辩,二为百姓。两军中皆带着粮
,足够百姓西迁途中所用。
弘农军剩下的,张谨率本部两千军士返回卢氏城,伍孚率着余下的军士返回弘农城。
诸将各有安排。
荀攸原本想要与刘辩同行,却被刘辩以他上有伤、身体有恙为由打发回弘农城,将弘农国托付于他,有如身后事一般。
荀攸又岂会不知这是刘辩为了他的安全而找的借,几番推辞不行,只得无奈道:“王上休要再行自刎之事。”
待刘辩应允,他才放心离去。
刘辩一行跟在天子车驾旁,在某些
眼中自然是十分扎眼,想方设法要生出一些事端。
比如天子车驾另一侧的李肃。
队伍行了十里,李肃催动座下战马,离开车驾来到队伍前方寻吕布。
他来到吕布身边,对吕布吹起了耳旁风,吕布听明来意,原来他是叫自己杀了刘辩。
早先,吕布曾被董卓派往未央宫杀掉刘辩,结果待吕布赶到时,刘辩早已逃走。
李肃以此为引,言道:“早前李儒鸩杀弘农王未果,将军受命前往,却不料其早已遁走。肃之所见,相国视其为眼中钉,中刺,今弘农王与陛下车驾同行,身侧护卫仅有两百。将军与相国
同父子,何不图之,为相国除此心
之患。”
李肃与吕布同乡,曾作为董卓的说客前往丁原营中劝吕布杀丁原,投董卓,颇有一番心机。
李肃之言自然在理,然吕布想起早先听他之言投效董卓之后,受尽天下骂名,心中很不是滋味,心中留了一个心眼,托词先思考一番,让他先行回去。
李肃走后,吕布唤过身后董云,将李肃之言与他讲了,董云闻言急道:“将军若杀弘农王,相国自然心悦一时,然天下将唾将军万世。”
吕布闻言,心中大惊,这一次若再听他之言,不知道又要惹出什么麻烦。
他低沉思,半晌,对董云言道:“崇文之意,是不杀?”
董云却笑着摇了摇,言道:“将军若不杀弘农王,相国知晓后定会迁怒于将军,以相国脾气,即使放过将军,心中亦有芥蒂,待将军不复以往。”
“那……崇文可有计策?”
吕布心中疑惑,正要相问,却见董云一脸笑意,知道后者心中已有计较,于是问道。
董云凑近吕布耳边,生怕接下来的话被听见,小心言道:“将军,弘农王一定要杀,但不能由将军来杀。
既然李子穆有意杀弘农王,那将军不妨拨给他一些兵马,待弘农王离开长安之时,将其阻杀于京兆。
若他杀了弘农王,定有一份功劳记在将军上,若他未成,相国面前自有说辞,且天下只知李子穆欲杀弘农王矣。”
好一出借刀杀之计。
吕布闻言,心中的疑惑全部化解,他见董云如此足智多谋,不枉他飞箭传信,又将董云调至自己麾下。
若听董卓之言将董云杀掉,着实有些可惜。
他心中有了计较,派将李肃请来,语重心长地对后者言道:“弘农王送陛下西迁,天下
皆知其德行,若此时我等将他杀掉,定遭骂名。”
“将军就这样放过弘农王,恐难以向相国……”
李肃闻吕布竟有放过刘辩之意,心中有些焦急,他出言说,却为吕布拦住。
吕布身后的董云策马上前,拱手道:“李将军,我家将军并非不杀弘农王,而是暂且不杀。
此行,董崇武护在弘农王身侧,文远、修明两紧随其后。弘农王有三将相护,一时难以诛灭。
况我等身处弘农,皇甫父子率军在后,弘农援军不时即到,到时惊扰天子不足为惧,若天子、百官趁机逃脱,铸成大错矣。
故我家将军暂且按兵不动,待弘农王离开长安时,便是他死去之。”
李肃闻言,想到若真的让天子、百官逃脱,恐怕董卓不会放过他。届时,除了弃官逃走之外,别无他法。他一步步做到如今骑都尉一职,经历了太多坎坷,也牺牲了太多,他放弃了立场,放弃了道义,放弃了君臣伦常。
他可不想走到那一步,令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