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建立海陆军事学院!(1/2)
朝鲜新军第一旅虽然装备了一定的先进火器,可却没有发出战斗力,比如前段时间剿匪,一营
马去剿三百余
的山匪,结果居然打输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李芳远为此亲自来到战败的营部,询问战场况,想知道是怎么输的。
询问过后,李芳远方才知晓,原来是指挥官不懂得利用火器,把火器军队当成之前的军队指挥,导致没有发挥出先进火器的实力。
不仅如此,士兵在使用火炮方面,准度差的太远,十发炮弹都不能命中目标,甚至还炸到自己
。
这让李芳远意识到,新军需要一位善于火器作战的将领,负责指挥、训练新军,这样新军才能发出应该有的实力。
可朝鲜国找不到一位善于火器作战的将领,这让他很是疼。
.....
.....
永乐三年十月十五!
这一,海津船舶司
付给了朝鲜国三艘双喜号铁甲舰,让朝鲜君臣大喜过望。
李芳远亲自登舰参观,感叹大明之强悍!
可惜,由于朝鲜国没有会
控铁甲舰,铁甲舰只能停泊在港
,朝鲜国也无法将
本幕府的两艘双喜号铁甲舰送去本州岛。
越是如此,李芳远越是期待崔向民赴明之行,希望大明可以帮助朝鲜国培养优秀船员。
这一天,霍政接到岳庆的传信,知晓了本复辟党的请求。
对于这个请求,霍政没有急着做决定,先考虑一段时间,再回信。
然而就在霍政考虑的第五天,朝鲜国礼曹判书崔向民来到南京,崔向民先是去拜见了朱高炽,后是来求见霍政。
崔向民与霍政见面后,就道出赴南京的来意。
得知崔向民来意后,霍政便陷沉思,沉思多时,方才作出以下决定:
第一个决定,在海津县郊外建立大明海军军事学院,培养海军军事才!
第二个决定,在北京建立大明陆军军事学院,培养陆军军事才!
无论是海军军事学院亦或是陆军军事学院,对大明籍子民不收取任何学费,对外籍收取二十万两白银的学费。
这既是帮助本复辟党,朝鲜国培养海军方面的
才,也是给大明培养海陆两军方面的
才。
当然,主要是为了给大明培养才,给外国培养
才只是为了赚点学费罢了。
毕竟一个外籍学生就是二十万两白银,二十个学生就是两百万两白银,一百个学生就是两千万两白银,这收可不比卖军火赚的少。
至于朝鲜国和本复辟党会不会接受这个价钱,那就无所谓了,
学不学。
霍政相信,他们会接受这个价钱的,因为不接受这个价钱,就代表着他们无法得到优秀的海军才,他们买的铁甲舰也白买。
正如霍政所料,崔向民在得知一个学生的学费高达二十万两白银,顿时吓了一大跳,直呼价格太贵,无法接受。
然他也只是嘴上说说,很快就同意了这个价格。
第二天,崔向民带着消息返回朝鲜国,霍政也派传信给王成,让他在北京城空旷地带选一个好地方,建造一所面积约三百亩的陆军军事学院。
陆军军事学院规格按照北京大学堂的规格建。
除了建造陆军军事学院之外,还让王成在海津县附近建立一所面积约一百亩的海军军事学院,规格也按照北京大学堂的规格建。
传信给王成之后,霍政又传信给岳庆,让他通知复辟党提前选好学生和准备好学费,等海军军事学院建好,就让复辟党把把钱送来。
时间缓缓流逝,子一天天过去。
伴随着时间推移,陆军军事学院和海军军事学院在北京、海津拔地而起,预计半年时间,海军、陆军军事学院就会竣工。
相信等两座学院竣工后,会迅速成为大明乃至全世界的海陆军事才的摇篮!
与此同时,大明王朝与诸国之间的贸易越加越频繁,南京港和海津港
的海关司收税收到手软。
靠着港优势,南京和海津成为外国商
首要驻脚点,刺激了本土商旅行业。
当外国商看到海津港
附近飘
的铁甲舰,无不以发出惊呼声,都在感叹大明科技强盛。
一些外国商还想购买铁甲舰的技术,然而很显然,都遭到了拒绝。
为了防止外国偷去技术,范大江下令禁止任何闲杂
等进
船舶司参观。
让外国商发出惊叹的不止是铁甲舰,还有火车。
很多外国商去北京采购绸缎的时候,都是乘坐火车去的北京,每个外国商
乘坐完火车,到达目的地后,都露出意欲未尽之色。
不乏一些外国商生出搬家的想法,想要在大明落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