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115.冲的是人品(1/3)
就在高崎忙着装修他的聚香坊的时候,孙继超也回到了唐城量具,开始了他的改革。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唐城量具的全称叫唐城工模量具厂,孙继超、高崎和陶洁原来工作的这个分厂,是生产模具的,就叫模具分厂。
全分厂又分了三个车间。最南面靠着通唐城公路的这个车间,是一车间,也叫锻压车间。里面有七八台空气锤,从七百五十公斤的,一直到最大两吨的不等。
锻压车间后面的两排工房,是热处理和电镀车间,也叫二车间。
前面的工房里,放了四台大小不一的热处理电炉,一边还有三台井式渗氮炉。剩下的,就是几个分别装了油、水和石灰的淬火、防氧化回火保温池。
后面那个工房,则是放了几排电镀水槽的电镀车间。
整个分厂的最后面,才是孙继超担任过调度的机加车间,也叫三车间。车钳铣刨磨钻各类机加设备和机加工种,就都放在这里。
这个工房也特别大,长度是前面那三排工房的两倍多。
整个模具分厂,在计划经济时代最鼎盛的时候,有四百多号工
。如今,连辞职带下岗,已经走掉了一多半,全分厂已经不足一百五十号
了。
就是这一百五十号
,分厂也养不起。像前面的锻压和热处理、电镀车间,都是高耗能设备。分厂没有太多的活
,为一两件活开动设备,消耗远远大于产出,不值得,还不如委托到其他单位
省钱。
开工率严重不足,这两个车间的工
,平均一月连二百块钱都挣不上,基本就不上班。
啥时候碰到有大批量的活,分厂再去通知大家上班。没活的时候,大家也只好自谋生路。
常年有活
的,只有后面的机加车间这七八十号
。而这些
,也不是
都有活
。
像一些高
度加工机床,现在社会上都是只讲效益不讲质量的粗制滥造产品,用不上
加工机床。而
加工机床
粗活得不偿失,这些设备上的工
,也没有多少活
,
况和前面两个车间里的工
差不多。
如此算下来,整个模具分厂的开工率不足三分之一,大部分的工
都在家里闲着,拿不到几个工资,只能自谋生路。
整个唐城量具,除了制造量具的三个分厂,还能勉强给工
发工资以外,其他分厂,
况大致和模具分厂差不多,形式十分严峻,基本是在
产的边缘挣扎。
这样的工厂,基本已经没有什么希望。高崎说把设备卖了,改海鲜市场,不是没有道理。
刘群生之所以把着分厂的大权不放,不是他还想好好管理这个分厂,设法让它盈利,更不是能从分厂里榨出多少油水,而是分厂这个名
,有利用价值。
分厂是二级法
,有对外开发票的权利。另外,像唐城量具这种单位,不伸手问国家要钱就已经不错了,压根儿也不会给国家缴税。
刘群生就自己偷偷弄个工厂,也不用去注册缴税。他打着分厂的名义弄来了活,在自己的工厂里
了,再从分厂里开发票出来,自己不用
税不说,连增值税都省了。
他这么
,每年只省下的税款,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唐城量具在外面偷偷开工厂的
部,也绝对不仅仅是刘群生一个。
这挖工厂墙角的门道,工
们不太明白,孙继超是明白的。他想方设法把刘群生从厂长位置上给弄下来,就是要堵死这个漏
,不让刘群生这样把分厂的资产,通过这种形式,慢慢转化为自己的私
财产。
资产好多都是无形的。分厂享受到的免税政策,就是一种无形资产。这个无形资产,工
们得不到,却被刘群生据为己有,这就是不公平。
虽然高崎并没有食言,把刘群生做的那些坏事给捅出去,可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刘群生和薛雪的事
,还是在唐城量具传的沸沸扬扬。
刘群生在总厂压力之下,不得不
出权力,调到其他分厂去。
他这回闹的这个动静太大,影响过于恶劣,到其他分厂就不能再当一把手。就是副手,也没有
敢用他。
没有了厂长的绝对权力,他钻工厂漏
,挖工厂墙角的法子也就失灵了。
他私下里也盘算了一下。再想着起来重新掌握权力,不知又要花多少钱,等多长时间?算半天,觉得不划算,
脆就辞职不
,自己把工厂注册了,正儿八经搞他的工厂去了。
厂长负责制造成的漏
过于大了。唐城量具走向没落,于这制度滋养出来一大群刘群生这种厂长,有着绝对的关系。
曹副主任通过高崎,掌握的就是有真凭实据的,刘群生的犯罪证据了,不像孙继超和那些退休工
那样,凭着捕风捉影去告状,那个没有用。
只要曹副主任敢把手里的证据捅出来,刘群生肯定要完。
刘群生完了不打紧,关键是他完了,不见得就是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