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专业制糊三十年(2/2)

明矾的作用很明显,既能防腐防虫还能防

除此之外,还能固定书画墨色,悬挂时平展,也不会因为气候的变化而变形,主要重要的原因是,它还能增加浆糊的粘度。

好处一大堆。

然而,这玩意的配比,也不容易弄明白。

不能多放,多了浆糊呈酸,不利于纸质的保护。

为什么会呈现酸,学过化学的都知道。

很遗憾,作为艺术生,数理化对于苏亦来说,就是天书。

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会招收物理化学专业的学生的原因。

甚至,西北大学考古学博士,都明确规定,拥有物理化学硕士学位的考生都可以报考。

甚至有些高校,还鼓励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跨考他们的科技考古学。

明里暗里歧视文科生啊。

过分!

跑题了。

明矾还没完,还需要加热搅拌,直到煮熟位置。

煮浆糊就是这样。

有点类似于擀面跟打蛋糕。

苏亦小时候,他就没少跟自家老爷子在乡下老家煮浆糊,主要是每到春节,老爷子都会写春联,又嫌弃市面上浆糊糊弄,就亲自熬煮调制浆糊,所以这玩意,苏亦一点都不陌生。

浆糊煮熟的标记就是,呈透明状并显清白色。

按照古代的说法,最好煮好的浆糊要方十天八天左右在使用,但这玩意不靠谱,冬天还好,搁夏天,早就馊了,不馊也变质,所以搁置两三天就可以使用。

当然,直接制糊法却不需要那么麻烦,即好即用,不然,怎么叫直接制糊法?

这个过程,刚刚学习的时候,就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清水配比,明矾配比,火候问题,搅拌问题,都是问题。

熟练了,就好了。

白居易的《卖炭翁》,哦,不,是欧阳修的《卖油翁》早就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无他,但手熟尔。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