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那些年,墨宝还不是宝(1/2)

相比较民国战频繁的时代以及建国初期的百废待兴,活在当下的,是幸福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然而,对于老爷子的话,王晗的观点却始终如一,“幸福也是相对,物资方面的幸福,不代表神方面就幸福。我们这一代也有我们的烦恼,诱惑太多,竞争太多,想要成功,付出的代价也会更多,比如我!”

樊迎春忍不住笑,“你还有困恼?”

王晗理所当然,“我也是从小学裱画的好不好,结果到现在,还不能出师,我也很困恼的好不好!”

噗!

这一次,到苏亦笑了。

王老道,“世黄金,盛世古董,现在太平盛世,在们的眼中,古董更加值钱,古字画也轻易不让年轻动手,这很正常。而且,现在讲究的是团队合作,一个装裱一幅画的时代,差不多就过去了,所以,小晗你已经很优秀了。”

王晗没那么好哄,“就知道安慰我,我要是足够优秀了,爷爷还打算收关门弟子?”

老爷子笑,“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啊,再说,你是孩子,只负责美就够了嘛,这话可是你说的!”

王晗娇嗔,“讨厌!”

笑。

老爷子望着苏亦,“小晗从小跟在我身边,她有她优势,小苏你也有你的优势,她自小接触的装裱修复,你自小接触的书画绘画,甚至,从某种意义来说,比小晗更加具有优势。”

“什么优势?”王晗不服气,“就因为他是男生?我是生?”

老爷子摇,“并不是,别的优势,在现代来说,越来越模糊了。不过现在更讲究综合才,我当初为了学习绘画,没少花费心思,跟随先生学装裱技艺后,发现发现制约自己进一步发展的,并不是装裱修复技艺本身,反而自身的美术素养。”

“这一来,怎么办?只能去学绘画了,我们当时没有那么多辅导班,不过建国后,已经有夜校了。当年,我读的夜校,还遇到不少的名师,我跟你们那么大的时候,才第一次接触素描。当时教授我们素描的还是咱们苏州著名物像画家刘镇夏先生,后来,我们成了很不错的朋友。”

“刘老师是从咱们苏州工美学院毕业的,比我还小,当时在夜校教书的时候,也才毕业没几年,面对我们这一帮糙汉子,讲课的时候,动不动就脸红,甚至第一次给我们讲课的时候,根本就不敢跟我们对视,一直闷授课。”

王晗笑,“已经很不错了,刘爷爷这一点比沈从文强太多,沈从文在北大上的第一堂课,都要懵十多分钟呢。”

王老摇,“不能比,沈先生是文坛大家,不仅在文学上有巨大的成就,在中国文物史推广也起到巨大的作用,可算上我们年轻时代的偶像物了。”

老爷子对沈从文的评价,苏亦也是认同的。

提到沈从文,大部第一个想法就是《边城》。

嗯,沈从文确实是文坛大家,但建国后他却在国家历史博物馆和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他的整个后半生几乎把所有的热献给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献给了历史中留存下来的工艺器物。

甚至,沈从文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依旧是很多美术史专业的学生研究中国古代服饰重要的学术专著。

从名作家到文物史专家,论彻底转型,论跨界,谁比得过沈从文?

中国近现代的文坛大家,像沈从文这样的,并不多见。

老爷子尊重沈从文,也正常。

学问大家,教学不好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根据苏亦了解的名轶事,民国时期的大师,音都比较重。

比如,大名鼎鼎的陈寅恪,乡音就很重,但不妨碍,家是大师。

嗯,跑题了。

老爷子的故事还在继续,“夜校的美术课,只是启蒙,但这确实一个很重要的经历,因为当时教授我们国画的是书画家施仁先生。跟刘老师不一样,当时施先生成名多年,在咱们苏州已经是大画家了,可以说,施先生绘画风格对于我的国画有着很大的影响。跟刘老师一样,施先生前些年也走了,当年的故,大部分都已经离世,唯一在世的就是当年夜校的班主任张绩先生,张老师今年应该有97,身子骨也还算硬朗。相比较,刘老师以及施老师,张老师更擅长花鸟画,如果小苏感兴趣的话,以后,可以让你看看这几位老师的书画作品,我这里多少还有一些收藏。”

王晗笑道,“这下你赚大了,我爷爷的藏品可不少,可都是大师出品哦。”

老爷子笑,“其实大师早年的作品也不值钱,那个时代,墨宝还不是宝,亲朋好友之间,相互赠送书画作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再说,我的就是裱画的活,一辈子跟这些大师打道,有一些藏品也正常。”

樊迎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