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死在流放途中的炮灰(11)(1/2)
听到父母的问话,时姜抿嘴笑了笑,没有回答,时父时母也没在意。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时姜也自己倒了一碗茶,喝进嘴里,跟她之前喝过的,没啥区别,香甜可
。
时父一气喝完,碗底的那几颗珍珠也倒进了嘴里嚼。
“这啥东西还真劲道。”
说完,一边嚼着那珍珠,一边把刚才砍来的竹子全都一节一节的锯开。
锯开后,先放在盆里清洗,把竹筒里那一层白色的膜给撕掉。
还把锯开子的地方,磨光滑了,免得用嘴喝时,把嘴给扎
了。
时姜却是在时父劈下来的那些竹子的竹条看了过去,可惜了,这些竹枝太细,若是只喝茶还勉强可以,可竹筒里的珍珠就没办法吸上来了。
看样子,还是得找那种稍微粗一点,跟她小拇指差不多大的竹节做吸管才行。
等到了夏天的时候,还能做果茶。
时姜这般跟时父说,时父点答应,空的时候就去问问旁
,看有没有小拇指这般粗的竹子。
时母却是想了想后,迟疑了一下问道:“那种芦苇行不行?”
这边有好些滩涂一样的地方,无法种东西,旁边就长了好多这种芦苇。
她也是听蔡大嫂说起过,说空余的时候,可以去砍点芦苇回来,编成芦苇席子,可以垫在床底下。
蔡大嫂拿过一截芦苇给她看过,还说这边许多地方都有这玩意。
刚才她听儿形容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芦苇。
时姜听到时母的话,眼睛顿时一亮。
“娘,当然可以。我们现在就去砍一些回来吧,跟这些竹筒一起泡着,明天可以用。”
“行了行了,你们娘俩都老实的待在家里吧,我去砍。”
时父急忙拦着这激动的母俩,这种砍砍搬搬的事,哪需要
来
了。
第二天一早,时父就带着一桶煮好的茶和一罐子珍珠,再带着铁锅炉子和配菜春饼,坐着蔡大叔的牛车去往县里。
对于今天的生意,时姜是一点都不担心的,转身又去后院的地里伺弄她的番薯去了。
到是时母,坐立难安,比当初跟着时父去京城上任时还忐忑。
一直到快中午的时刻,时母刚做完午饭,门外传来响动,时母立马跑出去,只见时父一脸的喜气,把家伙什搬下牛车后,蔡大叔就赶着牛车走了。
时母一直等到时父把东西全都拿回到院子里,关上大门后,才询问。
“生意怎么样?这些东西有没有要吃?”
时父得意洋洋的把锅盖一掀,示意时母看桶里面,春饼和配菜一点不剩,茶也是一样。
“你不知道,一开始他们不敢上前来吃,还是我大胆的吆喝不好吃不要钱,他们才有来尝试了一下。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好多不是书院里的
也来买饼子和
茶吃。特别是
茶,个个都说
香味十足,从未喝过这般香甜的饮子。不过一会儿功夫,东西就卖了个
光。”
要不是时父又去买材料,也不会拖到现在才回来。
当然,用牛车速度慢也是有关系的。
一家三先吃饭,快速的吃完饭后,时父这才把放钱的褡裢给拿出来,把里面的铜钱给倒了出来。
仔细的数了数,一共有九百三十文。
扣去成本两百文不到,等于是这么一个早上的时间,足足赚了七百多文。
若是一个月下来,那就差不多有二十多两银子的纯收了。
在京城可能这一个月二十几两银子的收,算不得什么。
可在这边,有这二十多两的收,那证明他们一家
可以过的很好了。
甚至要不了多久,就能给儿妻子买上个丫鬟仆
,再也不用她们这般辛苦的自己做饭洗衣服。
毕竟,这边普通家一年的收
也就几两银子而已。
“放心吧,爹,等那些酱好了,生意还会更好的。”
听着时父的打算,时姜笑眯眯的对着他说道。
因为有了春饼和茶的成功,时父和时母对
儿所说的蒜蓉黄豆酱很有信心。
不过,即便不成也没事,毕竟现在这两样东西,也足够他们一家三在这里好好生活下去了。
一家三正傻乐呵着呢,就听到隔壁吴家传来一声巨响,然后便有尖锐刺耳的
哭声划
院子的上空。
“这吴家真是没个消停的,才安静了几天时间,怎么几天又开始吵闹起来了?”
时父原本脸上的笑容微敛,皱了皱眉说道。
时母听了时父的话,叹了气。
“这事,我知道。蔡大嫂跟我提过一嘴,吴通判准备把他家那庶吴迎春嫁给村子里的屠夫。你都不知道,那屠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