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万年灵髓(2/2)
,水网纵横错,大小湖泊无数。
此外在某些地表,突然形成了巨大的凹陷,甚至有直径超过十公里的大型天坑,坑壁露出大量白色的岩架。
若是在清晨时分,此地的青山绿水,会被薄纱般的雾气笼罩,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墨画卷,可谓引胜,如在画中游。
徐明很快就知道,这类的地形地貌,非常类似蓝星那边的喀斯特地貌。
这种地貌的特点是,地表为可溶岩石构造(多为石灰岩),被具有溶蚀力的水,进行溶蚀作用后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天坑等地理现象。
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天坑,徐明见到了数十个,地下溶自然也有,但徐明没有下去一探的兴趣,溶
有什么好看的?除了地下暗河与倒立的笋状钟
石外,没有什么好稀奇的地方。
即便溶内部美
美奂,那不如改
再来探险一番。
不过当徐明注意到,下方有座高耸崎岖的大山,正从疏松的孔中,冒出大量的白色雾气的时候,徐明终于减速停顿了下来,悬停于这座石山上空。
“地下温泉产生的水蒸气,还是说……”
带着浓浓的疑惑,徐明缓缓降落与地面,在这座山的东侧山脚,发现了一个直径超过十米的巨型溶
。
有条流量不小的地下暗河,从中流出,径流量超过每秒百升。
徐明只能挽起裤腿,涉着平均水没过膝盖的暗河,手里举着个发出红光的中级炎火晶灯泡,用于照明,
到了溶
的内部。
大概走了四五百米。
无惊无险的进到一个面积超过篮球场的溶
中心区域,在中间那根巨型的、纯白色的如同莹玉的、尖部还在滴着水的倒立状笋柱下方,发现一池略带粘稠的
白色
体。
池子的直径大约五米。
而池中那些满的几乎溢出来的白色
体,被徐明称之为“万年灵髓”。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