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最后的阵地【6500字】(2/5)

智能,最终便形成了这样的新型战争模式。

战争刚开始时,类的战争理念还没如此极端。

但在这百年时光里,随着战争进程逐渐类的战略方针已经从击落敌舰逐渐全部转移到了闷收集信息,以兵力兑换更多信息为第一要务。

同时,也为了逐渐提高逃生舰队的生存几率,加大复眼者的追击难度,类开始越来越崇尚化整为零的策略。

甚至会有很多逃生舰上仅有一个家族的,一旦遇到状况,甚至能每个驾驶一艘小型逃生穿梭机单独逃离。

在单逃生穿梭机中,也装载了共二十枚10男10的冷冻胚胎。

这是能勉强保证三代以内无近亲结合的最低标准。

只要能走出去一条船,这20枚胚胎就有机会在工智能的帮助下,繁衍出一整个完整的种群。

类的策略还挺管用,到目前为止复眼者也并未完成彻底的外部清剿,靠的就是这不断化整为零的新型文明模式。

如此模式在其他星区便有体现,在影子星系内最为明显。

此时,第一枚浆磁诡雷被引,异磁浆流,润物细无声的洒在了棱舰之上,同时又引附近的更多被动式浆磁诡雷。

大型变异磁场持续震并逐渐扩散,让这艘瞬间靠近的棱舰变成了一枚被扔进水平如镜的湖面上的巨石,掀起阵阵波澜。

顶在最前方的链式堡垒之一最快做出响应,公布棱舰位置。

在相距甚远的晨风二号中,陈锋眼前的星图中骤然出现一艘被渲染为赤红色的棱舰。

是的,只有一艘。

但下一秒钟,一个又一个赤红色棱形多边形结构出现在影子星系的各个方位,并最终达到三万艘。

不同于组成网格链接时的平均分散,这次的三万艘棱舰呈无规律的随机分布。

复眼者这次显然不会使用网格链接封锁星系。

大约是由于舰船数量过少,单位空间内的网格白色电浆密度不足,无法形成有效封锁,所以脆不用。

那么复眼者的进攻模式便呼之欲出了。

少部分棱舰负责外圈巡逻,防止逃逸,大部分棱舰则或分散,或聚集,逐步打开类阵线缺,一步步蚕食类有生力量。

这个小范围战局的走向,与外面波及到庞大猎户臂的整体战局有异曲同工之妙,仿佛俄罗斯套娃。

在获得确凿的优势之前,复眼棱舰不会贸然往里突进。

这会落类的包围圈。

虽然漫长的战争史中类从未有过击落棱舰的记录,但双方都能明显的感觉到,那个阈值正在被渐渐靠近。

类表现出的能力,一旦有第一艘棱舰被击落,便很可能意味着战争双方的胜负关系瞬间逆转。

复眼者不会允许这种况发生,绝不。

随着主动式诡雷在太空中快速移动,剧烈的火在下一瞬间发。

只一刹那,堡垒锁链阵的前方便弥漫起大约七千余朵璀璨的太空烈焰。

烈焰大部分集中于恒星第二公转轨道的黄道面附近,少部分分布于星系上下两个方位。

被短暂限制高机动折跃能力的棱形战舰按照惯例撑开护盾,然后连接两个金字塔结构的中间部位张开一条宽约三十余公里的裂缝,数量庞大的中型、微型作战单位从里面如黄蜂出巢般飞了出来。

依然是少量刀锋螂,中等数量的八足甲虫,以及海量蜻蜓战机,还有更多的形飞行器和指甲盖尖大小的自苍蝇。

复眼者的战争兵器在形态上并无太大变化。

但各种装备呈现出来的能还是让陈锋眼皮跳了跳。

现在他眼前的刀锋螂除统一力切割刀臂和炸粒子之外,背上又多了一根可弯曲的长管。

这长管显然是武器,像根从脊椎骨里反向往顶上长的尾,十分灵活,能对外出白色光束。

陈锋认得这光束。

在上条时间线里,曾从球型战舰上释放出来,在最后时刻给类舰队造成了巨大伤害。

并且这些刀锋螂体表覆盖的薄薄护盾层也发生了变化,在宇宙中呈现出银色光辉,表明其对能量武器的良好反率。

根据军队提供的报显示,纯粹的物理毒素打上去之后,效果比之百年前下滑了不知凡几。

这些刀锋螂比陈锋亲自宰掉的那些,要强很多。

在外的球舰并未革新刀锋螂装备,一直在高强度参与战争的棱舰,倒已是把刀锋螂换到了不知第几版。

八足甲虫也有变化,原本略显笨拙的飞行速度变快了很多。

类这边迎敌的方式与陈锋过去的理解也发生了极大变化。

链式堡垒舰并未急冲冲的放出载中小型作战单位,只从中部的出舱飞出无数碗状飞行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