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臣请陛下废太子李显,降为庐陵王!(1/2)
武承嗣现在活扒了方谦皮的心思都有,有你这么坑的吗?
但武三思不一样,他是知晓方谦梅花内卫身份的,所以他的内心是十分惊悸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方谦虽然现在受封为正三品下的江南东道按察使,但在武三思的眼中仍然不过是一个蚂蚁,他现在敢在朝堂之上如此的大放厥词,将他与周王武承嗣两都装了进去,为什么?
若方谦是魏玄成、李昭德一类刚直不屈的,那他何必去做什么梅花内卫,平白的污了名声。
方谦既没疯,又不是傻子,更加没有吃屎,那他为什么这么做,显然是呼之欲出了。
这一切都是陛下的意思!
想到这里,武三思连辩解的心思都没有了,只是一个劲的趴在地上不停的磕,声音“嘭嘭嘭”的响彻整个朝堂。
武承嗣虽然昏而非懿、
之才,他之所以能够权倾朝野,是因为他是武则天的侄子。
但武承嗣的有一点比不武三思差,那就是察言观色、争名夺利、互相攀比,武三思因太子之位,素来与他相争,这一次在陛下面前表忠心,他岂能落在武三思后面?
磕
、比膝盖的软度我武承嗣一生绝不弱于
!
“砰砰砰砰!”
更加沉闷的磕之声传来,较之武三思的还大了三分。
可见武承嗣还真是一个实诚!
武则天端坐在御座之上,心中一片哀叹,当年凤阁舍张嘉福及洛阳
王庆之等数百
上表,请立武承嗣为太子。
王庆之屡求见,“以死泣请”,其请求变易太子的理由是:“神不欲歆类,氏不祀非族,”既然武氏为皇帝,就不应该以李氏子孙为皇嗣,当时武则天以为然,甚至是有了变易皇嗣的想法。
然而,今看来,武承嗣、武三思二
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面对一个区区方谦的诘难,竟然不敢辩驳,只知道磕
请罪,你们可是我武周堂堂的周王、梁王?
就这点水平?朕百年之后,如何能够压住蠢蠢欲动的李唐余孽及朝中的文武百官?
武则天感慨万千的想到,还是古语说的好啊!
才不配位,必受其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这两个磕虫朕要之何用?
方谦虽然因幽州一事,痛恨武三思,捎带着连武承嗣也恨上了,因此企图构陷武承嗣、武三思,这在武则天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要知道当年的来俊臣,鼎盛时期,因为与朝臣之间的私仇,可是一杆子差点将武氏诸王、太平公主、张易之等武则天最亲信的物,还有皇嗣李旦和庐陵王李显等
全部弄翻了。
可惜来俊臣因事不秘而泄,结果被武氏诸王、太平公主等先下手为强,否则的话,以武则天多疑的
格,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身为酷吏就要有替皇帝扫平一切的荣誉与使命,顺带夹杂着私仇,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武则天看来,方谦今朝堂之上的这种表现,就是他在表明自己的忠心。
连武承嗣、武三思我方谦都敢玩弄,这整个朝堂之上还有谁他不敢玩弄的?
右梅花内卫将军一职,非他方谦莫属。
天下失酷吏久矣,以至于朕的威严都有些受损了。
想通这些之后,武则天瞬间就有了决断,她要亲手竖起来方谦的赫赫威名,于是只听她冷声说道:“千牛卫何在?”
门外数名千牛卫急忙手按佩剑,直立而。
武承嗣与武三思趁着低的时候,还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神中的得意之色,一个小小的方谦,竟然敢同他们作对,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他们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仅仅是磕,就能磕死他。
谁知道武则天冷声说道:“武承嗣、武三思狂言悖逆,将此二拖下去,打
天牢。”
武承嗣、武三思闻言顿时愕然,要知道他们的脸上刚才犹自挂着得意的笑容,突然听到这话,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他们没反应过来,训练有素的千牛卫可不会,四名千牛卫上前,两名一组,分别扭住武承嗣、武三思的胳膊,倒拖着他们,将他们拽出大殿,全然不顾两声泪俱下的求饶告罪之声。
这一幕看傻了所有的。
自武则天实际掌权以来,三十年间,从这间大殿里面,拖出去过李唐宗室、朝廷宰执、王公大臣、军中宿将,甚至是还拖出去过两位皇帝,但唯独没有拖出去武氏诸王,今天这可是开了天下之先河了。
张柬之、李昭德、姚崇、宋璟等尽皆目露佩服的神色,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若非他们还不明白方谦的心思,那他们这些年可就白活了。
但狄仁杰仍然紧皱眉,方谦关键时刻黑了武承嗣、武三思一把,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