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节 合法生意(1/2)

卡尔.邓尼茨的贡献不可磨灭。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教学生认真、带徒弟用心,已经为张新培养了约一百多名门级潜艇制造工程师。

师傅领进门,修进靠个,可以了。

“boss。”卡尔.邓尼茨学着唐山抱抱拳,“我那位掌握生产潜艇抗压钢板的老友无法抽身离开,我失言了。”

张新还礼,朝邓尼茨抱拳,“卡尔先生工作呕心沥血、认真负责,已经做的足够好。”

看着张新,卡尔.邓尼茨感觉很奇怪。

早期认真工作是为了活命,后来慢慢变的开始认同张新,最近这两天好心玄像被拨动了似的,一心一意只想为张新办好事

“boss。”邓尼茨躬了躬身,发自内心地为张新着想,“我感觉在这里能教的东西已经不多了,我想回尔曼加海军,未来为你送来更多工程师和生产技术。”

“好。”

“...”

邓尼茨眨眨眼睛,他已经做好了被张新拒绝、不理解的准备,完全没想到张新答应的这么利索和爽快。

“卡尔先生,”张新言简意赅,“我相信你。”

再一次,邓尼茨对张新感到心悦诚服,为果断又有气度,天生的领导者。

他永远想不到,这个世界还有一种东西叫‘作弊器’。

夜。

又是一艘船从西方国家回来,这已经是第五次返航,一条航线4艘船循环跑。

就像公车发车,每10~15天回来一班、出发一班。

它们的任务也和公车类似,送乘客、送武器装备,先到西斑牙卸下物资、卸下新兵,接上伤员,然后北上去尔曼。

1933年起尔曼开始了独裁执政,在同一年,政府撤销所有犹态裔公务员的职位。

在1935年通过的《纽伦堡法案》,法案禁止尔曼和犹态通婚,约会也不行,还剥夺犹态的国民权利。

这时已经有些有些思想先进的知识份子已经谋划逃离尔曼。

到了1936年,全社会反犹形势更加严俊,普通犹态过的苦不堪言。

衣不遮体、食不裹腹、居无定所。

不过这些和张新没关系,他要的是数理化专家,技术工、工程师、年轻,除此之外其他统统不要,那怕是富豪也得靠边站。

这件事由陈思梅的哥哥、陈公哲的大儿子做。

张新没见过他本,但其办事很扎实,不仅没有引起尔曼的怀疑,引进才的档次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

记得第一船只有几个大牛,后来是十几、二十几、三十几个送往爪哇。

其他,也都是手上有技术的工作,其中不乏各种惊喜。

比如机械师、土木工程师、建筑设计师、治炼工程师、水利工程师、音乐家、数理化老师....等等。

这一次带回的犹态只有一百多数没有前两次多,但质量普遍较高。

这些暂时先去8号车间,和前面两批没有洗脑的关在一起。

“东家,犹态按这个速度增加下去,会不会出问题?”沈得柱在码忍不住问张新。

“有可能会。”

说话时,张新看着大船把一辆辆损坏的货车、摩托车吊放在码上,这些在战场上报废了,运回来拆零件用。

“眼下况是利大于弊,”张新道,“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在爪哇站稳脚跟,以后再讨论这些犹态的未来。”

“是。”

聊天时,船上带回来的货物卸完,接着开始装补给。

盔、噴火器、地雷、火箭筒、迫击炮弹、手榴弹、子弹,还有车辆...等等。

最后开始装,又是500新.

“6月份招了多少新?”张新问沈得柱。

“上个月送来7000,其中2500送去了西方战场,2000送去了泗水,2500给刘掌柜了修工事。”

“刘花楼现在进度到哪了?”

“淡目县项目已经完成、古突士县的项目已经接近即将完工,蒂和南望两县的工程正在施工中。”

这四个县都是苦县,它们被张新和刘花楼挑中的原因是都位于公路旁边。

所谓公路也就是条碎石路,爪哇常年多雨,路况可想而知。

优点是,它往西通往首都达加雅、往东通往泗水。

路虽烂,至少它是通的,不比有些县,完全在大山里面,与世隔绝。

沈得柱又道,“从泗水送回来的水泥厂和兵工厂设备在古突士县落户,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安装,顺利的话很快就能生产。”

张新点点,“金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