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解(2/3)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解释了,但王伟还是耐心的笑道:“没错,陶就是一种跟石
差不多,但又不是石
的东西,到时候陶罐可以煮
熬汤,逃碗可以喝汤吃饭,比现在用竹筒会方便很多的。”
“要是喝汤的时候喝慢了,这泥
会不会化开啊?”老妪担心的问道。
王伟有些无语了,解释了很多遍,但他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陶。
就像你无法对一个拥有色盲症的
去形容绿色到底是种什么东西一样。
火道里面再次被铺上了木炭,点火,封窑。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加温,不论是火道还是陶室,温度都变得极高。
橘红色的焰火透过石板之间的缝隙透露出来。
附近数米远的地方,都能感受到那种灼热的温度。
因为是第一批陶器,所以王伟格外的小心。
到了夜晚,王伟看了一下系统时间,已经烧了十二个小时。
在火道的尽
,有两个接
。
而接
的外面,是两个用木板制作的鼓风机。
这两个鼓风机相对于以前炼铜时用的鼓风机要大很多。
经过改进,被固定在地上,只需要来回拉扯上面的
绳,就能够将风送
火道。
烧制陶器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事
。
在没有全自动化烧陶机械的帮助下,
工
作就很考验经验了。
通常,从陶胚
窑后的点火开始算起。
要十到十五个小时来升温。
这个具体时间没有一定,主要还是依靠
作师傅的经验和判断。
如果没有升温过程的话,随便烧的陶器,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会裂开。
接着,需要两到三个小时的高温致密化。
这个过程也是陶器成型的关键过程。
这个时候,寻常炭火的温度就达不到要求了,需要借助鼓风机来增加火势。
到最后,又是一个降温的过程。
降温也需要十几个小时,但相对于升温来说,需要注意的地方会少很多的。
升温的过程已经差不多够了,接下来就是高温致密化的过程了。
刚好现在闲暇无事,王伟从部落里面找了几个族
来帮忙。
最为强壮的王壮肯定是不能少的。
为了表示对鱼族的亲近,鳄鱼也被喊了过来。
两
都是部落里面最强壮的汉子,再带两个辅助的汉子,想必两三个小时的重复机械运动应该能够坚持下来吧。
听明了要做的事
后,王壮尝试着抽动了几下鼓风机。
在没有轴承的
况下,这简易的鼓风机有些滞涩。
这还是王伟在连接处抹了油的后果。
将火把
在一旁的地上,看着火道中散发出来的橘红色的光芒,王壮并没有多问。
但鳄鱼却有些不解了。
他不明白,那些泥土,哪怕就是被火烧了又有什么用处。
难不成还能变成石
。
他们部落以前烧过石
,被烧过的石
稍微淋一泡尿就会噼里啪啦的炸裂开来。
别说这些泥土不会被烧成石
了,哪怕烧成了石
,一旦盛汤的时候,还不是会炸开。
鳄鱼对于王伟的信任可不如王壮那么强。
毕竟,他们鱼族加
部落的时间尚短,对于王伟的了解大多数都是道听途说的。
在鳄鱼看来,王伟肯定是有一些小聪明的,但再怎么聪明,也不过是一个刚刚成年的小
孩罢了。
在他面前,两根手指就能将王伟点倒,自然不会过多的敬畏。
所以,当王伟让他们抽动鼓风机的时候,鳄鱼直接表示了疑惑,并且告诉王伟,做这件事,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的
费时间。
王伟没有尝试再去解释。
这两天他已经尝试过了,无论用什么来比喻,都无法让族
理解陶的含义。
一种东西,只有他们亲眼见过后,才能知道那是什么样子,是什么触觉的,没见过,说也说不通。
更何况,很多形容词都是王伟自己造出来的,鱼族还有许多
都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呢。
虽然没能得到王伟的解释,但鳄鱼依旧卖力的
起活来。
他们
班倒的开始抽动鼓风机,当然了,抽动鼓风机的主力肯定是王壮和鳄鱼,当他两累了后,就会让那两名辅助过来接替他们一下。
没事的时候,那两
则是负责往火道里面加碳。
在鼓风机的吹动下,火道中的火焰蹭蹭蹭的往外窜。
周围的环境哪怕不需要火把也能看得清了。
在火焰的炙烤下,又不断的拉扯着鼓风机,两
很快就都变得大汗淋漓了。
用棍子掀开一个陶室的石板,里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