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询问太子(1/2)
朱樉以及诸葛正雄,都小看了能在众多诸侯中问鼎的朱元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虽然有很多朱元璋的从龙之臣,对于朱元璋不满。
因为朱元璋在稳定了中原,王子成年后,已经有了鸟尽弓藏的表现。
但是,与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文武不同。
大明开科取士的文们,为了抢占开国功臣的地位。紧紧的跟随朱元璋的脚步。
他们的中,皇帝朱元璋永远都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
这些文除了迎奉朱元璋,他们的能力也是有的。
像朱樉在西安,在关中的所作所为。就有一些拍朱元璋马的官员,将朱樉的动作,以及后果。送到了朱元璋手中。
朱樉虽然收了李信,王明等官员的心。但是这些官员都是关陕地区的高级官员。至于想往上爬的低层,以及亲兵都督府的。他们只终于皇帝朱元璋陛下。
朱元璋收到从陕西来的无数告密朱樉的密信后,并没有公开出来。
他找来太子朱标,将朱樉在西安所做的一切告知朱标。
“太子觉得老二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朱标看了关于朱樉的告密信,首先便是震惊。
这些信件全是实名举报,其中还有三品大员。他能想象得到,告密信既然出自三品官员,那么关陕地区的二品布政使,从二品同知等。或许已经被二弟挟持,或者是投效二弟了。
但是转念一想,他朱标与朱樉从小一起长大,朱樉是个什么货色他非常清楚。
朱樉是个直肠子,没有心机不说。往往做事还没有脑。全凭
脑发热,三分钟热
。
如果说朱樉要行不轨之事,打死朱标也不会相信。
如果换成是老三或者老四朱棣,朱标却不敢保证。
听到父亲问自己的意见,朱标答到:“二弟应该是体恤百姓,想为百姓做点实事。”
朱元璋点,的确。从来自陕西的
报显示,朱樉与蒙古进行贸易的是牛羊。
只是朱元璋疑惑,朱樉刚到陕西,这么快就与北元朝廷勾搭上了。
“只是你二弟那个王妃比朕想的还不简单啊!”
朱元璋其实是想让朱标取赵敏,因为赵敏的身份在朱元璋看来。对朱标继承大统后,有很大的帮助。
蒙古,朱元璋自知无法统治。他不是自以为是之,曾经强如汉唐的王朝,也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毕竟
原太大。
他北伐的目的,便是希望将他们赶回原
处。不在对大明构成威胁就很满意了。
如果赵敏嫁给朱标,成为以后的皇后。以朱标仁厚的为,加上赵敏从中撮合。很有可能将收取
原的心,最后融合进汉
中来。
再说北元能与老二易,应该也是有朱樉的诚意会才同意的。
反观自己,他与北元是生死大敌。根本没有一丝谈判的可能。
朱元璋说起赵敏,朱标也点承认。
赵敏可不是一个花瓶,奈何当初,落花有意流水无。
美是个男
都喜欢。
可是赵敏如今是朱樉的王妃,自己的弟妹。
他朱标对待赵敏,从之前的欣赏变成了如今的护。因为从赵敏嫁给朱樉后,在朱标心里,赵敏便是朱家家
的存在。
“秦王妃的背景就注定了她与普通子不同,而且她的伯父,如今还是北元朝廷重臣。能左右贸易这件事
也在
理之中。”
朱元璋点,或许真是因为擦窝帖木儿的缘故。
想来也是,自己的亲侄相求,作为大伯他难道还能拒绝?
况且两国贸易,是双方得利的事。擦窝帖木儿更不可能拒绝。
“太子,那你认为该怎么处理老二这件事?”
朱元璋又向朱标询问,因为他还没有想好该如何处理朱樉。
要按照陕西告密官员的分析,说朱樉有造反的可能朱元璋不信。
因为他虽然不经常陪伴自己的儿子们,但是从小看大。
他知道朱樉一是没有这个想法,二是没有这个胆量。
朱元璋还能想起,三个月前朱樉离开南京前往封地的景。
朱樉曾对他央求:“父皇,儿臣愿意终身留在南京做个闲散王爷。”
不求上进的朱樉,当时把朱元璋气的狠狠训斥了朱樉一番。
“身为王子,肩上的责任便重如泰山。将来父皇还指望你能在外辅佐你大哥,保我大明千秋万代。”
朱元璋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老大,老二,老三兄弟的感。要远超于其他兄弟。
三都是皇后马氏所处,马氏的教育在朱元璋看来十分成功。
因为三都是马氏从小带大,并且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