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汜水关决战(2/3)

之时声势浩大,弄得天下皆知,西岐点兵十万,出兵汜水关。

朝歌这边听到了,殷郊急召姜子牙商议。如今朝堂之上大半官员还觉得闻太师下狱是殷郊最大的错误,西岐反商也是殷郊造成的。

这跟北海诸侯的造反不一样,西岐可是四大诸侯之一,占了天下三分一的城郭。而且,他们打出来的旗号是殷洪,被殷郊砍了一条手臂不得不逃出朝歌的二皇子。

可以说,两都是根正苗红的皇位继承,这时候也没有长子继位的规矩,否则纣王也不可能成为皇帝。

兄弟之争,他当大臣的最好还是不要说话,谁知道最后谁会赢呢?

在这种况下,姜子牙就成了殷郊的唯一一个可以完全相信的大臣,因为阐教的全部利益与他绑在一起。

姜子牙也知道此战不可避免,必须要谨慎应对,连忙就向殷郊进言,将朝歌各处镇守之中与截教有关的将领全部召回朝歌听候发落,如有不从者按谋反就地处决。

至于汜水关,则调动全国兵力前往,决定与西岐在此处决战。封神之战里面,凡兵卒只是辅助,真正决战还需神仙出手。

因此,所谓战略纵之类的并无意义,对神仙来说行千里只是等闲更不存在什么劫粮道的办法,这些凡战争常规手段完全没有作用。

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选择一处地点,提前准备好阵势,然后两军决战,绝无花巧可言。

因此,全国兵力在汜水关汇聚,阐教的所有仙也已经做好准备,要在汜水关与截教决一死战。而且,他们还占了一个大优势。

此时,他们才是防守一方,所以他们拥有地利,可以通过阵法来应对。到时候,就算截教来攻,也要在阵法面前折戟沉沙。在阵法面前,多十个孔宣都没用啊。

只不过,这个优势截教众应该也很清楚才对,这离火道现身以来,各种手段层出不穷,明知道朝歌优势大,理应分兵数处,发挥出截教的数优势才对,为何会选择这种大决战?

姜子牙哪里知道,唐临就是要玩大决战。

原本的封神之战截教是怎么输的?就是添油战术不断送啊。那些有名有姓的将领,崇侯虎、张桂芳、余化、魔家四将、闻太师、孔宣……一群聚在一起还不将西岐给碾压了,偏偏要一个个上,偏偏要一个个送。

家西岐那边动不动就是全家一起上,苏护一家,李靖一家,还有黄飞虎一家,上来就是哪吒、雷震子、杨戬和黄天化四大先锋车战。

后面的截教强者也是一个个送,死了赵公明才出来的三宵,死了余化才出来余元……这样分兵真不是卧底吗?

唐临掌有圣赐予的权限,作为截教第六亲传,可以指挥教中所有。金灵圣母那几位亲传弟子不好指挥,但比唐临低辈的截教弟子,唐临可没有丝毫的客气。

出征之前,就跑了碧游宫一趟,将所有不是闭关状态的截教弟子全部带出来了。这次就是决战,要用绝对的兵力来将姜子牙的揍到怀疑生,直接开城投降。

西岐出兵号称十万,但那是连后勤辅兵都算上再夸大的数字,实际上能有五万就算不错了。

毕竟后世曹丞相也就来个号称八十万,这时代的能弄出十万军队相当不容易了。

西岐军队开拔,路上烟尘大作。行至半路就遇到了姜子牙准备的伏兵,数百骑兵从两边冲出。

十万大军行进,队伍本来就会拉到很长,加上这段路两边有大片密林,特别时候轻骑伏击。

这是第一次锋,姜子牙骑着四不像,在高空之中盯着这一场伏击。看到西岐部队扬起的漫天尘埃,姜子牙不由得皱了皱眉,这种尘埃遍布的环境,士兵能走多远?还没到汜水关就要有大半士兵倒下了吧。

而且,这样的烟尘,也不像是步兵走出来的,难道西岐出动的全部都是骑兵?不管是什么原因,试探一番虚实还是很重要的。

然而,在这些骑兵冲队伍里面的时候,却没看到任何慌得四处跑的士兵,甚至是一个都没看到。骑兵们一撞上的是一堵堵钢铁墙壁,连带马装成一团血

受到伏击,队伍瞬间停下,烟尘也慢慢平息。姜子牙这才看到,他所伏击的根本不是什么西岐士兵,而是一个个巨大的钢铁堡垒。

霸下运兵车,一整排数以百计,根本看不到

减少了许多功能,以运输量和地形适应为主,其他变形功能和车载武器都拆了,这种简化版的霸下运兵车可以量产了。西岐城出兵到汜水关路途遥远,当然要用运兵车了。

虽然只是崎岖的土路,骏马跑上去都有点困难,但这还是难不倒超大型的七对负重,一路碾压过去直接将崎岖的道路都给压平了。

当这些骑兵冲过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撞上的是钢铁堡垒,一个个肝脑涂地。运气好的当场就撞死了,运气不好的被卷履带之中碾碎半个身子,还能在地上爬两三分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