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下山(二)(2/3)
看出两者的区别。
而鲁阳县这段时间,境内就只有一
军队,那就是梁城军,也就是那一夜袭击他鲁阳乡侯府的那支军队。
这是……在扩大搜查范围么?
与静
一起躲在官道旁的小树林中,赵虞看着远处那队士卒徐徐经过,心下暗暗对自己说道:鲁阳不能待了,得尽快离开。
想到这里,赵虞立刻放弃前往鲁阳县城的打算,决定直奔叶县。
说实话,虽然叶县距离较远,但投奔叶县县令毛公,确实要比投奔刘緈更好,赵虞记得父亲鲁阳乡侯在世时曾提过,别看毛公只是一介县令,但其以酒会友结识了朝廷的高官,也就是毛公尊称为‘陈公’的大
物。
虽然赵虞不知这位陈公究竟是谁,毛公也不想透露,但回想起毛公当初有一次神秘兮兮说着‘不可说、不可说’那样的话,赵虞直觉认为,那位陈公可能是相当不得了,绝对要比那个自称梁郡都尉的童谚位高权重。
而凭着毛公与他父亲鲁阳乡侯十几年的
,赵虞毫不怀疑毛公肯定会出手相助。
唯一的前提是,他们能混
叶县,见到那位毛公。
毕竟前一阵子,叶县也驻扎有梁城的军队,不知眼下
况如何,赵虞决定是叶县探探
况,实在不行,再另想办法。
当
,寒风凛冽,赵虞与静
拉着手战战兢兢地走在官道上,逢
就躲,以至于临近黄昏时,他们才堪堪进
叶县县域,距离县城尚有一段距离。
眼瞅着夜色将至,赵虞心中也有些焦虑,急切想要找一个能挡风的地方落脚。
忽然,他看到前方隐约有火光。
感受到静
冰凉的小手,赵虞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凑了过去。
火光的源
,是几间
旧的
棚,待等赵虞、静
靠近的时候,那里已经聚了一些
,这些
将马车停在
棚外,聚在三堆篝火旁取暖。
借助篝火的光亮,那些马车上竖着的旗帜,让赵虞瞳孔一缩,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鲁叶共济!
那些马车的旗帜上,就挂着‘鲁叶共济’的旗帜。
这些
,是鲁叶共济会的商贾!
静
也被周氏教过识字,也认得那些字,见此小脸一慌,拉着赵虞小声说道:“少主,咱们走吧。”
她之所以害怕,是怕这里有
认出赵虞与她,为此引来追兵。
这一些,都是赵虞在下山之前叮嘱过她的。
但赵虞捏着静
冰凉的小手,决定与这些商贾接触看看,反正他俩已换了装束,只要不是遇到像魏普、吕匡等特别熟悉的商贾,其他
应该不会将他们认出来。
为了谨慎起见,赵虞从地上拾起一小块泥土,将其揉碎后,抹在静
与自己的脸上,然后又拉低了额
的
巾,尽可能地将脸隐藏在宽大的衣服里。
待准备就绪后,他拉着静
的手小心地朝着那些走去,压低声音问候:“几位好心的叔叔、伯伯……”
尽管赵虞先前想着,一旦
况不对就拉着静
逃走,但事实他还是挺走运的,这里并没有他认识的
,且态度还算凑合,虽然远远谈不上和蔼可亲,甚至瞧了他俩的打扮还有些嫌弃,但终归不至于心狠到无视两个小孩冻死。
在提出恳求之后,赵虞与静
有惊无险地在其中一堆篝火旁坐了下来。
甚至于,有一名中年男子还好心地给了赵虞与静
各一个米饼,让赵虞颇为感激,暗自记住了这个似乎叫做蔡裕的大叔——后者似乎是鲁阳商贾杨继家中的管事之类。
当然,这位叫做蔡裕的大叔也询问了赵虞与静
二
的底细,赵虞便将他预先编好的说辞告诉了对方。
蔡裕听后很是感慨:“是从宛南逃至我鲁阳啊,那可真是艰辛。对了,小兄弟,你二
不妨去投奔我鲁阳的几处工点,那几处工点是我鲁阳以工代赈的场所,听不懂没关系,只要你俩到了那里,听从安排,每
勤劳做主,就有
管你们的饭……”
听到这话,赵虞实在不知心中什么滋味。
然而就在他正准备点
之际,却忽听另外一堆篝火处有
说道:“别说,老蔡,郑乡那几处工点全
了,哪还有心思再收容难民?”
说着,那
冷哼一声,满是嘲讽的说道:“一夜之间,乡侯家上上下下两百余
都被杀尽,然后就说乡侯一家勾结叛军、谋反作
,这死无对证的,可真有意思……直把
当猪狗般糊弄!”
“噤声!”
从旁,有
严肃地提醒道:“县衙昨
才公布的,莫胡说八道……不要命了?”
“嘁!……那刘緈,看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那
骂了几句,觉得没趣,自顾自喝起了酒。
在众
一阵沉默中,赵虞盯着手中的饼,按捺着心中的震惊。
幕后之
陷害他家,称他家勾结叛军、谋反作
,这事并不出乎他的意料,让他震惊的是,鲁阳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