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江南大地的钢盔(上)(1/2)

已经杀疯了的地面防空火力不会放过他们的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视野中,任何一个还活着的,都是对已经战死战友灵魂的亵渎。

密集的子弹继续向天空出,一枚枚至1500米至2000米高空中的高炸形成的弹花让皮发麻。

六架已经爬升至1500米高空的军战机继续疯狂拉升。

而700米高空上,目睹自己指挥官悄无声息的走向死亡的两架机同样疯了。

或许,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机会拉升至1000米以上高空,地面上起的高高高达2000米,一分钟的时间足以将他们撕成碎片;也或者,他们很难接受指挥官战死而自己却要夹着尾逃离。

极度的悲痛和自责下,两架机都做出了令地面上中国军难掩兴奋的选择。

两架机改平,呼啸着俯冲,投出炸弹,然后,在地面火网毫不畏惧的迎痛击中,一架被击落,一架更是被8门高炮和10挺重机枪攒不幸命中油箱,凌空炸。

那真是这片旷野中,最为璀璨的烟火,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的眼中。

中国,大爽!

,大恸!

不过几分钟之前的绪,竟在这一刻奇妙的翻转。

多么奇妙的命运!

但,不管是天上,还是地面,都知道,4架战机的战绩,不过是决战的序曲。

真正的决战,还没到来。

10架全速赶至的中国战机,要面对的,是8架已经升高空摆好战斗阵型的机编队,以及正在拉升转向的6架机。

10架霍克III对14架九六式战机,鹿死谁手,亦可未之。

就连冷静如唐刀,此刻也忍不住手心一片冷汗。

地面战场,再如何危急,他也能放手一搏,但对于千米之上的高空,他真的无能为力。

靠着牺牲和令常难以忍受的沉默,伏击击落低空中的四架机,已经是他竭尽所能。

他只能期望杀来的中国空军,有着不输淞沪会战初期中国空军的实力,否则此次空战之结局,必然不容乐观。

如果军还有第二波次战机抵达,搞不好这场由松江撤退之军引起的空战,将会以中方惨痛失利而告终。

根据史料,此时的中国空军,所剩飞机绝不会超过90架,若在此再丢10架,几乎可以算得上灭顶之灾。

不仅仅是飞机数量,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损失更是让难以承受。

飞行员可不是陆军,昨天还是农夫,今天扛着枪走上战场就是一名战士,哪怕是十不存一,基数足够大的中国也能承受。

飞行员需要智慧的脑和足够强健的身体,受过高学历教育只不过是他们的起点,而其培训周期更是要长达一年甚至几年。

能戴上飞行盔握上方向舵的中国飞行员,无一不是这个时代的天之骄子。

而且唐刀心里更清楚,就是这批天之骄子,中国空军最后的锐,也即将消耗殆尽。

连绵三月的淞沪大战,有90余名中国优秀飞行员和他们的战机一起,永坠淞沪之空。

但这,不过是中国空军悲哀之始。

本拥有着完善的工业结构和强大的训练基础,飞机越打越多,历经空战的飞行员越打越强,而中国所有飞机都是从国外采购,打一架少一架。

历经淞沪苦战的中国飞行员每次驾机升空,往往要单挑对方10架甚至20架飞机。

这已经注定了中国空军的小伙子们,无论再怎么骁勇善战,技术无敌,最后都只有一个结局:殉国。

有着红武士之称的中国空军的‘四大金刚’之一刘淬刚,率三架战机半月前星夜驰援山西,天气恶劣能见度极低,友机飞至途中只能返航,但其依然单机驰援,结果于撞上山西高平县的魁星楼。

飞机没有炸、没有起火,就那样静静地悬在楼上,悬在那座拥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城楼上。

他的祖先,见证了这个后世子孙的英勇,颅垂下,手依然牢牢握住飞机的方向舵。

而另外两位在淞沪空战中大放异彩的‘东北飞鹰’和‘江南大地的钢盔’,也将在未来的一月中分别战死。

最后一位仅存的由飞行中队长晋升为大队长的李桂丹,也将在三月后血洒长空。

翻开当年中国空军的花名册:高志航、乐以琴、刘粹刚、李桂丹、沈崇海、陈怀民......那批在中国历史的天空中刻下自己名字的英飞行员的名字,全都伴随着一个残酷的事实:几乎没有一个活过1938年,几乎没有一个活过30岁。

此刻的他们,是否能创造一个奇迹?

唐刀心里没底。

而2500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