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争取民心的手段(2/3)
老六说道。
“太好了,这下子会好过很多。”有
喜悦道。
在很多记忆中,万历四十年以前,大家的
子还能过得去。虽然仍然要
皇粮国税,但叫了税后,剩下的粮食还够一家
吃的,至少饿不死。
可是只从朝廷加征辽饷,大家的子便渐渐过不下去。朝廷看似加征辽饷不多,一亩田也就几厘银子,可是到了县里,差役们前来征税可不再是几厘,而是几分。原本
完税剩下粮食还勉强够一家
吃的,再
了辽饷顿时就不够了,官府差役如狼似虎,很多
家被追饷被迫卖地甚至卖儿卖
。
当然其中子过不下去还有天灾等其他的原因,但是在很多
眼中,
子便是从朝廷加征辽饷那时开始,过的越来越苦。
现在皇帝下旨停征辽饷,对百姓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福音,这意味着他们子会回到从前,至少辛苦劳作一年能够填饱肚子。
“陛下圣明啊!”当即便有百姓感激涕零道。
“陛下圣明。”其他百姓也纷纷说道。
“哼,你们别傻了,停征辽饷又如何?”叫柱子的壮汉却冷哼道,“咱们现在缺衣少食,连十半月都挺不住,还是想想现在吧!”
百姓们顿时冷静下来,是啊,若是连现在都挺不过去,停征不停征辽饷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柱子哥,各位乡亲,还有一件喜事,陛下已经派运送粮食来固安了,大家不要担心,饿不着的。”老六又道。
“真的吗老六?”
“你没骗咱们吧?”
百姓们惊喜的道。
“我没瞎说,是县城的告示上说的,我回来的时候还听说,陛下派出送粮的队伍已经到了三水村了。”老六赌咒发誓道。
三水村据此不过二十里,一来一回也就大半时间,百姓们这下不再怀疑了,纷纷道:“柱子哥,派
去三水村看看吧。”
看着乡亲们激动的样子,柱子很是无奈,经历了永平府之战,目睹很多亲惨死在官军刀下,柱子对朝廷再无一丝好感,一心想拉着村民们起来造反。可是看着他们这副样子,柱子知道想让他们追随自己造反恐怕很难。
派去三水村的很快回来了,老六说的是真的,皇帝真的派
送粮来了。
第二上午时分,一队
马开进了村子,百十
护送着十几辆大车,车上装的满满腾腾。
当一个麻袋从车上搬下解开绳子露出里面黄橙橙的麦子后,村民们欢呼了起来。
“陛下担心你们没有吃的,便征集了一批粮食,担心有从中克扣,便派锦衣卫和禁卫亲军前来抚恤。”为首的赫然是个百户军官,冲着村民们道。
“陛下圣明。”
“多谢陛下。”
村民们纷纷的说着,表达着对皇帝陛下的敬意。在很多百姓心中,皇帝那是天上的
物,永远也不会和自己有什么
集。没想到皇帝下旨停征了辽饷不说,还亲自派
前来送粮赈灾。
以往大家过不下去总喜欢骂皇帝,看来真是骂错了,皇帝是好皇帝,心里有着天下百姓,是那些狗官们蒙蔽皇帝欺负自己!
宣扬了皇帝的仁德之后,大部分禁卫军押着粮车去了下个村子,却留下了十几个。接下来的
子,在留下来的禁卫军指挥下,重新整编了里甲,暂时由这十几个禁卫军担任里长甲首,不过这些禁卫军说了,过上一些时
,会从村民中挑选
担任里长甲首,而且这些里长甲首皆会被委任为九品从九品的武官,领取俸禄受锦衣卫管辖。
听了这些话后,便是一开始想造反的柱子都心动了起来。成为拿俸禄的朝廷官员,虽然是武官,但对很多来说绝对是天大诱惑,很多
这辈子都没有想过能当官。
接下来时间,在这些禁卫军们的带领下,村民们开始整修房屋,开挖灌溉沟渠,每隔一天还会训练半,训练一些基本的队列之类。而闲的时候,村民们便会被召集起来开会,有
给他们讲陛下的事迹,比如陛下平定陕北民
,在陕北杀了无数压迫百姓的地主劣绅,比如陛下如何勤政如何节俭,又是如何
民如子,听说各地受灾百姓吃不上饭,陛下经常难过的流泪。
总而言之,皇帝是好皇帝,心中都是百姓子民,但朝堂地方却又很多贪官,欺上瞒下,不过选了里长甲首以后大家就不用怕了,有什么事可以通过锦衣卫直接告诉皇帝,有皇帝为他们做主,再也不怕被贪官污吏欺压!
......
距离京师数千里的河套原,一排排简陋的茅屋立在黄河北岸,整个大地都被冰雪覆盖,不过十数
晴天,冰雪已经有些消融,能看到冰雪下是一块块开垦过的田地。
一处较大的房屋中,曾经的陕北流民军首领王嘉胤和高迎祥正在对饮。
两年前陕北之,王嘉胤在府谷起义,聚众数万,却遭到了洪承畴带兵围攻,被堵在黄河西岸无计可施之时,高迎祥带着安塞义军杀到,攻
了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