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渔家海鲜(1/2)

“亲……帮我照个像。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是安冉第一次自己亲手钓到鱼,兴奋的差点喊出‘亲的’。好不容易改过来,掏出手机让王树帮她拍钓到鱼的照片。

有了这个开门红,很快其他也都陆续有了收获。

海的时候不到九点。

往回走的时候,已经快十一点了。

两个小时收获满满,除了各种海鱼,爸还用一种特殊的锚钩,挂上来十多只墨鱼。

不知道是不是鱼饵的问题,季钓上来的大多马鱼,安冉钓上来的基本都是黄花鱼,而王树就只钓到一些个不大的黄姑鱼。

别看只是一字之差。

黄花鱼的味道要比黄姑鱼美味得多,质也更更滑。

一行回到车旁。

妈从车里搬出一个收纳桶,爸则是从几手里把钓上来的海货全都分类放进桶里。

所有上车。

往前走了没多远,路旁就开始出现一片片的渔家乐。

她爸一边开车,一边给王树和安冉介绍:“我们这边不比三丫,冬天天气比较冷,最低的时候可能才七八度。”

“三丫四季恒温,任何季节都有来玩,适合发展旅游,像我们这里有局限,就只能做点跟海有关的小娱乐。”

“不过说到海味,就算三丫最好的酒店,味道也不一定比我们这里的渔家乐更好。”

爸的脸上有些自豪。

海鲜,贵在一个鲜字。

三丫大酒店里每天那么多客,大部分吃到的都是养殖海产。

而迈城这边,不但全都是新鲜海货,而且都是自己钓,自己吃,渔家乐只是起到一个帮忙处理食材的作用。

尤其是黄花鱼。

这里做的野生黄花,比起别的地方明显要鲜许多。

车行驶了一段距离,旁边便是一个村落。

爸打方向把车开进去。

从村往里张望,两旁全都是农家乐。

一户家一个店,整条路两旁已经停满了车,和刚才路上那些停着旅游车的渔家乐不同,这边停的不少都是本地车牌。

找了个地方把车停下,王树和爸一一边,抬着装鱼的收纳桶往一处渔家乐走去。

这是季家的老房子。在她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还曾在家里帮忙洗过鱼。

不过前几年季靠上高中,她爸妈为了照顾她上高中,就把老家的店租给了东北来两子。

一家在城里买了房,上学放学都挺方便。

王树和爸抬着箱子走在最前边,屋里的中年小娘们看到他们,小跑着从屋里迎出来,一边用围裙擦拭着手上的水渍,一边热笑迎道:“老哥,老婶儿,您都来了。”

“快请进,快请进。”

嗓门儿很大,但是这劲儿,一点都不讨厌。

被迎进屋,在正间安排了一处大桌。

菜单拿上来,先递给婿和客

王树当然不会傻乎乎直接点菜。在经过一番客气只后,菜单最终传到了季的手里。

她跟王树在一起住了好几个月,对他的味也很了解。

点了一份蒸海胆,一份油炸小黄鳝,一份凉拌海螺,一份蒜蓉蒸鲍鱼。外加每一只白灼大海虾,和一盆暖胃养肾的炖羊汤。

再加上之前钓上来的黄花鱼和辣炒墨鱼。

五个,八个菜,摆了满满一桌。

还没动筷子,就已经让食欲大振。

“小树,冉冉姑娘,喜欢吃什么自己夹,都别客气。”

“嗯嗯,谢谢阿姨。”

新鲜的海味就是不一样,一咬在嘴里,饱满又有弹,轻轻一嚼,浓浓的鲜味就布满了腔,根本不需要任何调味品,就足以让味蕾大开。

凉拌的海螺质艮脆。

蒜蓉鲍鱼清香爽

浓浓的羊汤下肚,从味到胃都得到满足。

“小树,冉冉,这边的菜还可吧?”

看着胃大开的王树和安冉,妈欣慰的笑着。

王树咽下一墨鱼,点回道:“阿姨,你们这边做的菜,比我老家海边做的还好吃。”

安冉也赞同道:“厨子手艺不错,挺和我胃的。”

至于季,嘴里赛的满满当当,一蒜蓉鲍鱼还没咽下去,筷子已经夹着油炸小黄鳝准备在嘴边。

难怪长这么多

吃这么多还能保持现在的身材,已经算是很有福气了。

一顿海鲜宴吃完,已经是下午一点。

王树几在海滩上散了会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